同事小花在减肥,计划晚上只吃苹果,不吃主食。晚上值班时,看着她削好苹果,慢慢吃完,中间没任何插曲,我们“呼”地呼出一口气,暗道:“还好,没有要吃高热量食品。”
然,没等高兴太久。一个学生拎着两袋炸鸡柳来,热情地道:“老师,上课啦。”
我们看着那两袋鸡柳,默哀小花的减肥大业。果然,下课后,小花撅嘴道:“我都说我要减肥了。明天谁都不能拿好吃的来诱惑我。我明天一定只吃水果。”
这样的情景,隔三差五便上演一会。
可小花这个人勤劳、也肯吃苦,为何偏偏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呢?
小花可能会觉得是她的老毛病犯了。或者,是炸鸡柳的美味战胜了最初的想法。但你相不相信,正是晚餐健康的水果让她吃了炸鸡柳。
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的市场研究员通过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时大脑会对能完成的目标的可能性感到兴奋,错把可能性当成真正完成了目标。为了减肥,那个没能被满足的目标(高热量食品)成了首选。当你准备减肥时,你觉得压力小了很多,就对高热量食品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总而言之,虽然不理智,但你还是允许自己吃掉了那些高热量食品。
也许你觉得自己会是个例外,觉得自己自控力更强。
但非常抱歉,实验表明自认为自控力超群的人,更容易吃下那些高热量食物。
或许,他们相信自己会在未来选择吃苹果减肥,所以今天吃油炸食品时特别顺畅。
当我们想到未来的选择时,就会很容易犯下大错。我们不断期望明天能做出和今天不同的选择,但这种期望时错误的。
就好像准备考研的你,觉得明天一定能按照计划学习,于是允许自己最后一天放纵。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你要明白,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当你想要用明天的功劳来抵消今日欠的债时,停下来,想一想你这样做的原因时什么?
要是小花吃鸡柳前想的不是明天一定吃苹果,而是想吃苹果的原因,那她就会放下鸡柳。或者准备考研的人想放纵时,想的不是明天可以努力学习,而是想自己此刻学习的目的,也会停止放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