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末的一天,去步行街买衣服。
到了步行街,还不到九点,有些门店才刚刚开门。工作人员正在清洗地面,洒水车喷着水,一群人擦的擦,拖的拖。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3a6e39bb67df5d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c38cf04d5ad1d735.jpg)
想买豆浆喝。离步行街入口不到五十米有一个综合市场,走进去看看。是一些家常用品,碗锅灶具,仿古摆饰,药草铺等。上了年级的阿姨大爷或蹲或坐在小凳子上切的切,剁的剁,草药的气味,还有泥土原腥味飘进鼻腔。往里走是一个三叉口,红通通的春联铺映入眼帘。一只黄毛的小猫咪旁若无人的蹲坐在一个装着春联的浅盒子上。
叉口向右转,就进入了一条窄窄长长的巷子。巷道两旁是寻常人家,尽是三五层高的老房子。砖墙裸露斑驳处,显示着它岁月的沧桑。外架的电线纵横交织,阳台上总有一两盆花草。
老人拄着拐站在路口,也就是自家门口。妇人不知从某个门洞闲散的走出来。
买了杯豆浆向外转,接着来到一个拱门,一侧写着:象岭巷。便被这种不到二米宽的幽静巷子吸引。巷口入里左边靠墙有一个饮食摊,两三张桌子,有两个食客各占一个位子,不吵闹也不拥挤,极其平常。巷身歪歪扭扭,向里延伸。三两步一户人家,铁门木门新式旧式的都紧闭着。
走十来分钟,差不多到尽头的样子,再向右转,横入进到另一条巷,墙角写着:尔雅巷。往前走,顺着巷的走势右转朝来时的方向,与象岭巷平行,直延向街口。这条巷不比象岭巷幽静,门大多开着,门口经营着各种生意,门内是过堂或客厅,门外或支着汤粉摊,水果摊。说不上大气,却透着一般生活气息。偶尔骑来一辆电动车,一路响着铃。忙站到一边让路,铃声随着骑行人拐入弯处不见。
这里尽是老式的房子,除了巷道,各门各户相互挤挨,相互错落。有平房,有瓦房。墙头上有一种草,开着红色的花。不知是什么花?也不知是主人家有心种的还是从哪儿飘过来的种籽?
差不多还是早上午光景,店里摊前,顾客在用着早餐。时光悠闲,散慢。
有的门掩闭着,差不多破损,门缝望去,门槛内隐约长着杂草,料是无人居住。有一个木式旧门敞开着,里面形似一个弄,两边堆放杂物,中间的地面看上去里高外低,一个老人穿着胶鞋,弯腰在门内左边不知道干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730369680bcd67f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312a7f283d9daa77.jpg)
这块区域位属惠城桥西,过街即是西湖,应是老城区。巷弄后边东北方向不远处有一个中山公园,有孙中山先生的石雕像。公园很小,显得寥落。公园北边即是东江。有一段老城墙。老榕树根系发达,沿着坝壁钻进墙缝。
生活在这块地方的人们,料想是这个城市早期落脚的居民。
老人,猫咪,古墙,窄巷,幽静,阴冷,潮湿。这些大概是老城区常有的标记。
每一座城市,大概都有这样的地方,都有一片老城区。走近它,仿佛走近了岁月。望着这里老人脸上堆积的沧桑皱纹,仿佛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生息,胜衰兴亡。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城市推进发展,这些都不过是沧海一粟,被喧嚣纷扰所淹没。稍不留意,它也不过就是一个寻常巷陌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