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啦啦下雨啦!看见大家都在跑……”《雨中即景》这歌儿正应了我此时的境况,我正走在这上班的路上,雨说下就下,忙跑向近处的书店,门口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在打着电话,旁边蹲着一个小男孩儿,他俩儿严严实实堵住了书店门口。“小朋友,给我让一下路吧!”小男孩看了我一眼,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让开的意思。女子向旁边挪了一步,“你从这儿走呗!”进书店之后,从女子和男孩儿的对话中得知这是一对母子。
见微知著,也许我不该武断这个女子在教育上存在问题,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些做人的道理,任何说教不如抓住在事上教育孩子的机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站在了通行的门口,尤其在瓢泼大雨中有人要进店里,主动躲让是基本的做法。而孩子妈妈却没有教会孩子这个道理。
此刻我在书店里躲雨,现在以此为话题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最近两件事情对我已经有所触动。
一件是上周下乡时,一个家教极好的同事讲起他遇到的困惑。他儿子经常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每天早晨都哭哭啼啼不想去上学。有次他孩子同座把他孩子的裤子抠了一个大洞,孩子身子坐的直直的,不敢说也不敢动,他去学校看了视频心理非常难受。向老师告状没用,教孩子自己去沟通不敢,跟对方家长沟通说孩子管不了……各种方法都行不通,弄得他苦恼不堪。
另一件事也是刚刚在大雨来临之前,路上偶遇一个老邻居,提起她的孙子,她说孩子个性憨厚,家里担心孩子上学被欺负,现在在家里教孩子怎么反击。
在这里,我们不去评判家长们的做法,写这篇文章只想说明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在发展,人们所处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所受教育不同,每家的教育理念也就千差万别。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和家长都会遇到不一样的困惑,也会影响家长教育理念的改变。但一个社会的教育主流理念将会影响对社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可忽视。每个孩子家长都想把孩子教育成适应社会的孩子。毕竟人是有社会性的,能够融入这个社会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学校是小社会,在这里就可以看出端倪。有的孩子处处以自己为主,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而有的孩子胆小怕事,逆来顺受。这些个性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是在日积月累的小事中得以强化。作为家长,需要把孩子个性的完善作为头等大事,我们既要教会孩子学会尊重,不惹事,不欺负弱小,也要教育孩子不怕事。将来进入大社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需要磨炼自己强大的内心,勇敢去面对生活中一切挫折,淡然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障碍,这些挫折和障碍将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磨刀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