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读《细说中国史》这本书,不得不说,真是越看越上头!读自己熟悉的历史年代,1小时“唰唰”能过几十页,不熟悉的地方就需要大量查资料,1小时可能连10页都看不上,但收获却非常非常大。
更关键的是,读历史能触发思考,形成我们自己的观点,可能跟作者一致,也可能和作者完全相反,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查询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
针对这本书,想跟大家分享两点感受。
1. 在重大决策面前,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感性”,而非“理性”。
《细说中国史》中,吕思勉对汉武帝有段描述很有意思:
“武帝生平溺于女色,大约是个多血质的人,一生行事,全凭一时感情冲动......”
可能很多人不认同这段话,但从“巫蛊之祸”来看,汉武帝确实犯了“感性大于理性”的错。
汉武帝晚年,宠臣江充因与太子刘据关系不好,就诬陷他对汉武帝行巫蛊之术,想早日继承皇位。刘据冲动之下起兵斩sha了江充,于是,民间纷纷传言“太子造反”,紧接着汉武帝派兵镇压太子,并下旨收回卫皇后的印玺。
想不到的是,卫子夫太过刚烈而自sha,太子刘据也在逃跑中陷入绝望,随后上吊身亡。等到真相水落石出后,汉武帝追悔莫及,但因“巫蛊之祸”而死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武帝能理性分析太子平时的为人、宫中小人的暗斗权术,自然就不会轻信谣言。但在感性的支配下,他只能看到太子的“阴谋”、巫蛊的恐惧,所以一时感情冲动,铸成大错。
精明如汉武帝尚且如此,何况是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所以,以后在重大决定面前,还是多理性分析,少一点感性的冲动吧。
2. 不要以当前的眼光去评价历史,而是要站在历史发生时的环境下去看。
吕思勉在写三国时,认为周瑜拥戴孙权做皇帝“绝无理由,不过是一种倔强之气,不甘为人下”罢了,至于孙权想做皇帝“更不过是一种不知分量的野心而已”。赤壁之战时,如果蜀吴没有联合对抗魏,可能天下早在那时就统一了,是孙权的蛮悍和不甘导致战祸又延长70多年……
老实说,这一段我是不认同的。
首先,魏、蜀、吴三家都是“造反”,不到最后一刻,谁能知道鹿死谁手?既然天下三分,孙权当然有权利选择搏一搏。
其次,站在当下我们自然有理由相信,如果孙权早点放弃皇帝梦,向曹操或刘备称臣,也许可以换来天下早几十年的统一。但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孙权如果这样去做的后果如何,想必谁也无法预测准确吧。
以前总以为读历史会很枯燥,但事实上一点也不。了解过去、反思现在、展望未来,这个过程简直太快乐了!想读历史的小伙伴们,一起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