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图片来源网络穿越千年时空,我们依稀能看见在那鲜花盛开的皇家园林,一个身柔似柳,盛装打扮的美丽女子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
她温婉动人,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高贵,这个女子便是长孙氏,唐太宗李世民的正宫皇后。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良淑德的女人。一个家庭中,男人能拥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更是为这个家庭锦上添花。
一个女人要做一时的贤妻很容易,但要做一辈子,却很难。在那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在大唐盛世,长孙皇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短暂的人生很好的诠释了“贤惠”这个词,也为后世千千万万的女人做好了表率!
文德皇后(长孙皇后)长孙氏 ,出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二月六日,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与唐朝宰相长孙无忌是同母兄妹。
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因长孙一族是北魏宗室之长,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
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长孙氏,从小爱好读书,由于受家族的影响,她接受了严厉的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了知书达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
长孙氏是长孙晟的幼女,家族对于这个小女儿的婚事都非常上心。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睿智大气的妻子窦氏,认为窦氏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父亲长孙晟在长孙炽的劝说下,将年幼的长孙氏许配给了唐国公家的李世民,两人订立了婚约。
然而,好景不长,在婚约定下后不久,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就去世了。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了男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更不幸的是,由于长孙氏的母亲高氏是长孙晟的继室,早在长孙无忌出生之前,长孙晟就已有了嫡长子长孙安业。
按照隋朝的礼法,长孙安业可以沿袭长孙晟的爵位。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高氏带着长孙无忌与长孙氏一双儿女可谓艰难生活,也不知受了多少气。
就即便是这样,长孙安业依然不满意,这样的日子没多久,他将高氏母子三人赶出了家门。
高氏在万般无奈之下,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回到了母家,投奔了哥哥高士廉。
幸运的是,长孙氏的舅父高士廉对待妹妹及其一双儿女非常优厚。他卖了自家大宅,购置房宅给长孙母子居住。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是少时好友,李世民聪明果断,自小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高士廉见李世民非常人可比,又知晓长孙氏幼年时与李世民有婚约,于是便在长孙晟丧期满后,用心的促成了这段婚事此事。
大业九年(613年),13岁豆蔻年纪的长孙氏,与时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如美丽的童话般,公主与王子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八岁时,长孙氏就失去了父爱,也经历了生命中一个短暂的低谷,在与李世民结婚后,这场婚姻也为长孙氏以后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
真实的婚姻生活远不像童话里那般美好,它总掩藏着许多酸甜苦辣,许多起起伏伏。它需要婚姻中的两个人共同努力,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最终才能体会到苦涩后的甘甜,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含义。
长孙氏与李世民婚后不久,隋炀帝发动第二次征辽战争。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因随丈夫李渊出征,在涿郡意外病倒。随军的李世民衣不解带地照顾母亲,可是窦氏仍不幸于大业九年五月过世。
屋漏偏逢连夜雨,次月杨玄感谋反,同谋兵部侍郎斛思政逃亡辽东,长孙氏的舅父高士廉因与其交好而受到牵连,被贬流放。
一方是生身母亲,一方是情同慈父的舅父,无疑给正值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在舅父的落难中,长孙氏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不幸的痛苦,也体会到了丈夫丧母的切肤之痛,于是给予了丈夫最大的安慰,用女人的柔情去抚慰他受伤的心。
夫妻二人在逆境中互相安慰,彼此扶持激励,关系愈加融洽。两颗年少的心也因此次的患难而更加深爱,这也为以后二人美满幸福的婚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业十三年,皇帝杨广敕李渊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和长孙氏夫妻二人也随父亲就任而迁居太原。
长孙氏自幼学习礼法,知书达理,懂事贤惠。在没有婆婆的指导,没有妯娌的帮助,年仅十七岁的长孙氏自然而然地承担起唐国公府的当家主妇一职,将府内的一切事宜大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公公李渊的信任与支持。
长孙氏独立贤淑,如此年轻就能挑起家庭重担,并治理得如鱼得水,这也为日后李世民事业的崛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隋义宁二年,李渊受禅登基为帝,建立大唐,改元武德。李世民受封秦王,长孙氏亦随之受册为秦王妃。
建唐之初,天下未平,李唐势力范围仍很小。作为主帅,秦王李世民常常出征在外,他先后讨平了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和王世充。于武德四年,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此时的秦王李世民身兼数职,位高权重,威望势力俨然成为了太子李建成的眼中钉,功高震主难免被猜忌。
李世民因长时间的在外征战,性格也变得有些暴躁。与父亲及亲属间都产生了摩擦,秦府上下对后宫已多有得罪。反之太子齐王与后宫妃嫔时常往来,经常联合在高祖面前谗害李世民,这无疑是将李世民推向风口浪尖,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啊!
长孙氏面对这个危险的局面,充分发挥她过人的智慧和聪明的政治头脑,以恭敬替丈夫缓和了与李渊的关系,孝顺高祖李渊。她周旋于李渊的后宫之中,同后宫妃嫔交好,替亲王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后宫中为丈夫存留助力,为以后李世民的大业赢得了机会。
正如历史上无数次的皇权斗争一样,兄弟反目终于决裂,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武德七年,李世民与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党的争斗已进入白热化。面对情况的紧迫,秦王妃长孙氏没有退缩,义无反顾地站在丈夫身后,努力地为丈夫和睦父兄关系,争取还击的时机。和胞兄长孙无忌及房玄龄等秦王府僚共同给予丈夫毫无保留的支持。于私,长孙氏是李世民的妻子,于公,她更是他政治上的得力助手。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于大明宫玄武门发动兵变,手刃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玄武门之变以秦王的完胜而告终,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长孙氏随之被册封为太子妃。同年八月,李世民登基为帝,并在登基后十三天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历来后宫都是是非之地,后宫争宠也是常态化。长孙氏贵为皇后,却并不因此而骄矜自傲,依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
她深知只有后宫和谐,后宫安宁,皇帝才能安心于朝政,安心于治国,安心于广大黎民百姓。
因此作为皇后,自己更应该严于律己,宽容待人。对待后宫的妃嫔,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丈夫李世民要雨露均沾,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由于她的贤淑,太宗李世民更爱她,后宫的女人们也更尊重她。也因为她的大家风范,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罕有的。
长孙氏与李世民多年来风风雨雨,相濡以沫,两人的爱已刻骨铭心,他们之间是爱人,是知己,是政治上的伙伴!
长孙皇后深以盈满为诫,说服胞兄长孙无忌让位,在太宗李世民的恩准下,长孙无忌得以闲职高薪退避宰执之位。她此举是成全了自身在皇帝心中的贤良淑德,也是保全母家不会因势过人而受人忌讳。她的确聪慧过人,深谋远虑,不愧为名门之后。
她还利用自身对丈夫的影响力,来护慰朝廷贤良,匡正丈夫的不足。她一方面欣赏“庇护”着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醒着李世民要行仁政,因此也得到了朝堂上下臣民的敬仰。
长孙皇后以女性独有的魅力,以她宽容大度、恩威并重的思想,成就了一代贤后的美名,也为大唐迎来了“贞观之治”的盛事景像。
可是,世间再美好的事物总有消逝的那一天,长孙皇后如那美丽的牡丹,终因花期太短而凋谢。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
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心心相印,走过了二十三载。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她的一生,做好了为人妻,为帝后之典范,是千千万万女性之榜样!
她的生命没有长度,但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却蕴含着厚重而富有灵气的宽度与深度,值得敬佩!
网友评论
但长孙氏的两个儿子都没善终,太子庶民,老四幽闭。作为长孙氏,是个聪明的女人,帝王之心,不可能左右,还不如落个贤妻良母,芳名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