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意:
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践的时候,便害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论语诸章一直是孔子言论的记录,这章则是对子路,也不是言语而是行事的记载。想必子路的这种践行的精神也是在众弟子中独树一帜所以才记之的,也说明子路虽然因为勇而为师长数次指责,但还是弟子中很不一般的那个。
听到一个道理,子路立即会把它付诸实践,这是对其勇于实践、知行合一的赞美。这里的道理就是知,不只是指具体的生活学识,也包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社会秩序、道德规范。而这些都需要有实践来做验证,实践出真知。明白的道理再多,如果没有行动来证实验证,也将一事无事。有句话叫做“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很大部分的失败就来自于此。
而在没有完全领悟或者验证这个道理之前,子路害怕听到更新的道理。扎扎实实对已知的熟练掌握,明白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这也是基于子路性格急躁不是很聪明的性格。也许学的过程延长了,但学的细致精深。也许一时走的慢,但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走得稳当,能走得更远。
这让我想到了小孩子玩什么都是很执着的,能重复一个动作数百次不嫌厌烦,而且专注于此的话身边其它的往往也看不到。在他们纯净的世界里,做好眼前的事情就是现下的唯一。而读书群里常见有抱怨时间不够用的,书架上未读的书太多,也是这个道理吧,每一本书都喜欢,但当下能看的仅仅是一少部分,如果是求数量求速度的话,还会有耐心去认真精读手中的这一本吗?也有看书非常快的,浮光掠影,看完了没有留下任何思想的印记,这岂非成了娱乐式阅读?
虽然说学无止境,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但是还是不要急躁,不要急于学习新东西,只有真正学透了认真实践了,再去接受新知识,这样才会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不然,我们一直执着于找寻前路中最大的那个麦穗,一路走一路丢弃,到最后势必也会错过适宜的麦穗。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有聪明人接受能力强,能同时对所闻的道理与知识融会贯通,这就另当别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