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松是一家人的骄傲。大学毕业后在南方谋得一份职业,薪资待遇都可以,也算是十几年寒窗苦读,终有收获。
谭松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在生他时,年龄都有些偏大。现在谭松30多岁,父母都已进入了老年。依父母的打算,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走得太远。养儿防老,人年纪了总想找个依靠。可是谭松这么优秀,在毕业进入公司面试时,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每次升职和加薪,谭松都会把好消息告诉父母。谭松的父母一方面为儿子的优秀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内心不免生出些许伤感。儿子越优秀,回到自己身边的可能性就越小。
谭松不在自个身边,老两口总得把日子继续过下去,还要想办法过好。谭松在电话里多次安排爸妈,饮食要清淡,注意多锻炼,遇事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等等。
谭松的父母在兴旺小区一单元3楼住,谭松的爸爸已经退休,妈妈以前在食品厂上班,效益不景气时,就再也没去上过班。老两口早早的过上了养老生活,只盼儿子早点结婚,他们也好在家哄孙子。
小区北门口平时热闹的很,老杨是看门的保安,在小区北门已经待了好多年了,大家都相互熟络了。
北门南面的空地上摆了两张圆桌和几把凳子,那是老年人打牌唠嗑用的。每天都有很多人坐在这里闲聊,大家吃过晚饭来遛弯,从北门出去也比较方便。
谭松的父母和老杨比较熟悉,每次经过这都要跟老杨聊上一阵,老杨这个人别看是看门的保安,厚道着呢。他对谭松的父母也非常好,平时从保安室借个什么东西,那是有求必应。
有一次老谭两口子骑着电动车去北公园玩,半道上电动车后车胎被扎破了,老杨听说后,二话没说,骑上自己的电动车带着维修工具,很快就给老谭修好了。老谭夫妇感激的不得了,在超市里买了一盒香烟递给了老杨,老杨说什么也不收,推辞不过最后才收下来,自此之后他们的关系更好了。
老杨就抽烟这点爱好,工作性质受限,上班时酒不能喝,只有在回到家后才可以少喝一点。
谭松放假时从南方带回来几盒烟和一些特产,开车回到小区,已是中午1:30,因为下午还要出去,车停在了小区外,是杨师傅开的门。
杨师傅一边高兴的和谭松打个招呼一边用眼瞄了一眼他的背包,谭松知道杨师傅爱抽烟。
谭松放慢了脚步,从背包里拿出一盒从南方带回的烟。杨师傅的眼一下子就亮了,他没有见过包装这么精美的香烟,拿在手里,左看右看。谭松说,杨大爷,我也不赚你的钱,一盒100元,你扫给我就行了。
老杨不觉得贵,把100块钱扫给了谭松。
老谭夫妇是在儿子快要走的当天下午才知道这件事。
老两口在屋里相互埋怨开了,儿子怎么能够收老杨的钱呢?不就是一盒烟吗?老杨平时没少帮忙。
老谭夫妇俩在两个月内各找到两个理由,把两盒儿子以前从外地带回来的高档香烟和一瓶酒送给了老杨,老杨推辞了一下,收了起来。
老谭夫妇的心里这才渐渐地平静起来。
老杨原名叫杨百万,20年前在光发社区那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把一个贫困的小村子在4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县里的致富领头羊,他带领乡亲们种植花卉,承包土地种药材,他自己也成为县里的致富能手。
老杨的人脉较广,同时还有一个在公安局当大队长的儿子,所以老杨办起事来利索着呢。大家也都给他几分薄面,退休之后在家闲的无聊,就来小区干起了保安工作。
很长一段时间,不见老谭下来遛弯了,他觉得儿子送给老杨一包烟不应该收钱,这件事虽然事后他也做了弥补,但是却一直惦记着。
在出入小区时,老谭走南门的时间多了,虽然七拐八绕的,但小区南门也挺热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