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篇小说散文简友广场
杏雨海棠 第十三章 马家的儿女

杏雨海棠 第十三章 马家的儿女

作者: 书筱筱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08:41 被阅读0次

    参加外婆葬礼的这三天,我一直在观察妈妈和她的这一群兄弟姐妹。

    妈妈有五位兄弟姐妹,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一个弟弟,妈妈排行第五,哥哥姐姐们都喊她小妹,小舅则喊她四姐。跟我同辈儿的表兄弟姐妹们喊她小姨,堂兄弟姐妹们则喊她小姑。

    除了小舅之外,其他的人都比妈妈大,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理应是最得宠的人,但是看起来,她却比任何人都愁绪难平。外婆的去世对她打击太大了,让她这么一个要强的人变得一下子一蹶不振了。所以,我非常疑惑,妈妈和外婆之间到底有多大的矛盾。

    这三天,她除了哭,守灵,就是睡觉,话不多,饭吃得也少,整个人消瘦了许多,能够明显得看出她苍老了。以前的妈妈,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或许是她的个性使然,又或许是她的职业练就了她的个性。总之,妈妈在我的眼里总是那个干净利落,手脚麻利却待人温和,爱笑的形象。或许是因为她的职业,就连平时,她也喜欢穿一身白色的衣服,看起来又清爽又精神。她的头发总是扎起来,工作的时候是护士特有的发型,平时就是一个高马尾。

    可是,自从外婆去世后,妈妈的头发三天没洗也没梳,乱了就用手抓抓,随便一扎,衣服就是一身孝衣,没换过。这最后一顿饭,要不是大姨要求,妈妈依然是一身孝衣。

    大舅总是佝偻着背,黝黑的脸上布满皱纹,一看就是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人。他还喜欢抽烟,没事儿的时候就拿出烟来抽。他抽的烟不是盒装的,而是自制的卷烟。大舅的裤兜里装着两个小铁盒,一个放烟叶,一个放裁好的正方形纸片。他想抽烟的时候,就先拿出一片纸,再从放烟叶的小盒里抓一些烟叶,均匀地洒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从一角卷起,卷到另一端,最后把两头一拧,烟就卷好了。大舅有时候借别人的火儿,有时候自己点火儿,之后就安静地吞吐,直到火快要烧到手指才扔掉,最后用鞋一碾,这一顿烟就抽完了。过不了多久,大舅就会再次制烟,抽烟,碾烟。

    小舅则不同,在所有兄弟姐妹中,他是老小,也最年轻。不穿孝衣的时候,他总是浅色衬衣配深色长裤,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他的脸型是偏瘦的鹅蛋脸,留着一头板寸,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他没有刻意打扮,但是总让人觉得他刚四十出头,而实际上他已经将近五十岁了。或许是教师这个职业让他的心态一直保持年轻吧!

    小舅跟人说话不急不躁,总是能够有条不紊地把复杂的事情说得条理清晰,让人听得明明白白。所以,在外婆葬礼这三天,小舅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安排各项具体事务。帮忙的亲戚朋友有什么不清楚的就去问小舅,而小舅总是给他们解释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个姨当中,我对二姨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她喜欢张罗事情,家里的女眷都愿意听她调遣。这三天,二姨可没少忙活,屋里屋外都有她的身影。她和小舅配合默契,二姨就像董事长,掌控着全局,而小舅则是总经理,负责与具体办事的人联络沟通。

    外婆的四个女儿,长相都比较相似,除了妈妈以外,其他人的身材也很相似,都是圆润型的,只有妈妈是干瘦型。

    大姨六十多岁,头上白发已经显露明显,慈眉善目,让人很容易亲近。她的女儿刘香灵跟她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似的,在众多表姐妹中属她恬静温婉,见人话不多,但是很爱笑。

    三姨的脸上似乎总带着一团愁容,说话的时候喜欢唉声叹气,她逢人就说外婆命苦。外婆的去世对于三姨的打击不亚于对于妈妈的打击。除去这个原因,我想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三姨家两个表哥的个人照问题。表姐跟我说,永平表哥博士毕业,33岁,永安表哥27岁,博士在读,两人都没有女朋友,结婚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在原城,到了三十岁还没结婚,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会成为被议论的焦点。所以,三姨肯定被问过无数次两个儿子啥时候办事儿,成为被议论的焦点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三姨老是被问儿子们的婚事已然压力不小,她更担心的是真结婚了彩礼从哪里来。

    在原城,女儿嫁人,娘家可以一分钱不花,但是,儿子娶媳妇可是哪哪儿都花钱,首先房子是必须要准备的,汽车没有的话就折算成钱,另外还有一个大头就是彩礼,六万六,八万八,十六万六,十八万八,就这些吉利数字排列组合。还有三金,衣服钱,改口费等等,结婚当天还有上车钱下车钱等等。

    按照这个逻辑,原城人应该喜欢女儿才对吧?然而并不是,他们更愿意生儿子。没有儿子的家庭好像少了什么似的。这可能与原城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有关系吧!

    在原城,儿子不仅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还拥有女儿没有的一项权利,那就是继承权。所以如果哪家没有儿子,家里的财产就没有继承者,只能招上门女婿。但是在原城人看来,再好的女婿都不如儿子。

    所以,为了生儿子连生四五个女儿的人家在原城县也是屡见不鲜。我也算是半个原城人,爸爸妈妈就我一个女儿,如果他们住在原城县,岂不是要招上门女婿了?但是,我从来没听妈妈说过诸如此类的事情。

    当然,随着时代,人们的观念有所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像老一辈儿的人那样注重生儿子了,但是,家里有老人的还是逃不过被念叨,被催生的命运。

    外婆的六个子女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大舅大姨和二姨孙子外孙都能跑能跳了,各人有各人的一摊子事儿,得益于外婆身子骨够硬朗,用不着他们伺候,他们能专心照顾好自己的一家子。他们对于外婆的关心实在太少,在这葬礼上只能温习回忆和品尝遗憾。

   

相关文章

  • 杏雨海棠 第十三章 马家的儿女

    参加外婆葬礼的这三天,我一直在观察妈妈和她的这一群兄弟姐妹。 妈妈有五位兄弟姐妹,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一个...

  • 入海棠社补旧课三阕(之二)

    海棠社第十一社----江南好 江上月, 云倚为羞明。 杏雨初停春水满, 柳风远度一江平, 顾影更娉婷。 海棠社第十...

  • 杏雨海棠 第十八章 旱灾

    当人们聚在大集体的食堂里,吃着年夜饭,说着,笑着,畅想着来年的幸福生活时,一场持续三年的旱灾正悄悄行进在来原城的路...

  • 杏雨海棠 第十九章 饿

    1959年秋收时节,人们的脸上挂着苦笑和蜡黄。苦笑是因为没有完成亩产计划,蜡黄是因为吃不饱。 地里的庄稼稀...

  • 杏雨海棠(新) 楔子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 今天是除夕夜,好不容易回家陪一陪父母,看春晚是最好的选择。12...

  • 杏雨海棠 第十一章 种树夫妻

    外公牵着外婆的手,走到南墙根儿,那棵杏树就靠在拐角处。外公让外婆一边等着,他走近杏树,双手环抱树干下端,曲着腿,抬...

  • 杏雨海棠 第三章 折元宝

    “这雨总算是停了,再不停就要耽误事儿了!启玲,晓宁,你俩一会儿找你大姨,跟她们一起折元宝!” 二姨从左边房门走出来...

  • 先秦小记-09-09

    读《中国史钢50讲》第13—14章, 第十三章司马家族事业的断崖式下跌 西晋未年的天下大乱,不仅仅是司马家族自己的...

  • 《杏雨海棠》重新构思完成

    今天交了大纲,《杏雨海棠》整个故事构思完成。与之前相比,新的故事情节更完整,主题更突出,就差一步,正式开写。 无戒...

  • 杏雨海棠 第十六章 春与秋

    1952年3月22日,春天早已进驻原城县了。在原城,春天总是静悄悄地来,人们若不是赶上一场春风,根本不知道春天已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杏雨海棠 第十三章 马家的儿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hg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