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宝宝去街上买菜的时候发现,现在已经开始卖端午节的食材了,比如蚕豆、毛豆、糯米、粽叶、粽子等,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
在我们这里,端午节有挂艾蒿、吃雄黄酒、戴香包、栓五彩线、吃粽子等习俗。天之阳是太阳,地之阳是艾草,艾草是纯阳之物,具有辟邪作用。但是我们本地好像没有艾草,所以端午节家家户户挂艾蒿(和艾草有所区别),还有菖蒲搭配一起,挂在大门口。
据说端午节后,蛇蝎毒虫开始增多,吃雄黄酒有避毒虫的说法。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就是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直接把许仙给吓死。然后白娘子又跑去偷仙草,才把许仙救活,虽然只是个故事,但是从中可以看出雄黄酒威力巨大。
记得小时候,去爷爷家玩,刚好碰上端午,爷爷硬是给我灌了一口雄黄酒,感觉味道火辣辣的,喝不习惯。如今我也不会去喝这个雄黄酒,一来是在城里毒虫少,二来我就不是喝酒的料,喝不习惯。
小时候我妈妈会给我和妹妹绣个香包,端午节的时候给我们戴上。香包里有各种香料,在老家经常去田间地头,据说戴香包也是为了防止毒虫的伤害。
另外我妈妈还会在我们手上脖子上等地方栓五彩线,然后嘱咐我们在端午后的第一个雨天,把这些线扔到河水里。我也不知道这是啥原理,应该是个风俗吧。去年孩子爸爸就特地给我家大宝编了个漂亮的五彩绳手链,宝宝一开始挺喜欢的,但是不太喜欢戴,她说勒着不舒服。
我们小的时候端午节,妈妈会包包子给我们吃。后来吃粽子的习俗也特别盛行,所以就包子吃一点、粽子吃一点,再加上白水煮的蚕豆、毛豆、鸡蛋、鸭蛋等,就是一天的食材。
另外我们这里还会举办耍龙狮的节目,异常热闹。因为我们是内陆地区,没有赛龙舟的条件,所以就改成了耍龙狮。
说起端午,大家都会想到一个历史人物,就是屈原。屈原最后是投江自尽了,因为他的爱国情怀,这样的事情竟然还成了一个美好而壮烈的感人故事。
其实于我而言,我并不认同他的这种做法,后世很多读书人因为自己不得志也来效仿他,虽然不是因为家国情怀,而仅仅是自己的仕途不太理想。这样不是浪费生命吗?
难道除了仕途这一条路,其他事情就不重要了吗?在《天工开物》里面,作者宋应星就觉得不止仕途能够为百姓谋福利,把田种好,让百姓不被饿着,也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善举。他的禾下乘凉梦,在袁隆平的努力下,得到发扬光大。他写的《天工开物》,为整个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宋应星这样,也是非常令我们敬佩的一个人物,所以仕途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我比较喜欢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日子不也很美好吗?何必要搭上自己的生命呢?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大道故,两者皆可抛。朝闻道,夕可死矣。追求光明的大道,行走在道的路上,此生足矣!最后祝愿各位简友端午安康,样样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