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国学与传统文化
一起读《孟子》:学孟子的谈话技巧,看这一篇就够了

一起读《孟子》:学孟子的谈话技巧,看这一篇就够了

作者: 大宋努力 | 来源:发表于2017-10-08 20:28 被阅读407次
未标题-1.png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孟子循序渐进,帮助齐宣王理清错误的认知。(跳过古文部分不影响阅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尊敬自家的老者,再把这份尊敬推广到别人家的老者;喜爱自家的孩子,再把这份喜爱之情推广到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这样,就把天下握在手心里了。”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影响力》这本书提出的互惠原理,孟子两千多年前就知道,而且能用于治国,玩得贼溜。

“《诗经》上说:‘先示范给自己的妻子,再推广到自己的兄弟,最后普及到家国天下。’就是说把这份推己及人的心思推广出去。做到推己及人,就能够保有四海,不能推己及人,就连老婆孩子都守护不住。古代的圣贤超越平常人并没有其它奥妙,就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能够施加恩惠于禽兽动物,却不能施加恩惠于百姓,这却是为什么?”

谈话不能空穴来风。齐宣王救下一头牛,孟子就顺着齐宣王的这点恻隐之心发挥,劝导齐宣王实施仁政救护天下百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行于易。推行恩情也是如此,要想推恩于天下百姓,就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自己的亲人做起,逐渐推广开来,扩展到天下百姓。

你让百姓感受到恩情,百姓就会拥护你;但如果你对老婆孩子都不能给予恩情,那么老婆孩子也会离你而去。

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不是别有一套奥秘,只是能把推己及人这件事做到极致,这一点就是圣人的发端处。

用在我们自己身上,想把工作做好,就从我们自身的责任心培养开去。对事情负责,就自然会寻求解决办法,对岗位负责,就自然会寻思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上的成就,就是从自身的一点责任心培养出来。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如此,人心更是如此。请大王深思!”

知道可怜牛羊,不知道可怜百姓,这是不知轻重。但既然有可怜牛羊的心,只要反身思索,就自然会懂得可怜百姓。

小事明白,再细加考量,大事也就能明白。牛顿,就是通过砸在头上的苹果思量出万有引力。

孟子劝人,不是强加给你一个观念,而是帮你理清你原本就知道的道理。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难道说大王发动战争,把将士置于危险之中,和其它诸侯结下怨恨,只有这样大王才开心吗?”

这肯定不是齐宣王喜好战争的出发点,孟子这样说,就是逼迫齐宣王否认。

把报价抬高,对方就容易接受一个相对低的价格;把对方的过错评估得过分严重,对方就容易承认相对较轻的过错。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齐宣王急忙否认:“不是。我怎么会开心做这样的事?我打仗是为追求我喜欢的东西。”

上钩了。齐宣王若是不承认自己的心思,孟子再能说也无的放矢。打脸之前,要先找到脸在哪。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孟子紧追不舍:“大王的喜好可以说出来听听吗?”

齐宣王笑而不语。一不小心被孟子把话套出来,冷静下来就不说了。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孟子当然有办法:“是因为美食不够吃?轻便暖和的衣服不够穿?还是因为美丽的姑娘不够看?甜美的歌声不够听?身边的仆人不供使唤?这些东西大王的臣子都有足够的供应,大王怎么还在追求这些东西?”

您现在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像是在追求这些低层次的东西。孟子故技重施,又故意把齐宣王说的很不堪。

曰:“否。吾不为是也。”

齐宣王又赶紧否认:“不是,我不是为追求这些。”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说:“那么,大王的喜好就清楚了。大王想要开疆拓土,使秦国、楚国这样的大国俯首来朝;莅临中原,安抚四夷。但是以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想要的东西,就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啊。”

缘木求鱼,比喻得清新脱俗,挑逗齐宣王的好奇心。

曰:“若是其甚与?”

齐宣王不相信:“有这么严重?”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说:“可能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捉鱼,虽然得不到鱼,但也没什么危险。但以目前大王的所作所为,去追求大王的喜好,还投入全部精力去做,那就很危险了。”追求目标若是方式有误,那么越用力,就错得越离谱。

齐宣王奇了怪了,我还能犯比到树上捉鱼还蠢的错误。

曰:“可得闻与?”

齐宣王问:“可以说来听听吗?”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孟子问:“邹国和楚国作战,大王认为谁能够胜利?”邹国是个弹丸小国,和楚国实力相差悬殊,战争结果显而易见。孟子为让阐述的道理显而易见,又开始用夸张类比来举例说明。

曰:“楚人胜。”

齐宣王回答:“楚国胜。”孟子需要齐宣王表明观点,有共识才能进一步交流。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顺着齐宣王认同的“强胜弱”观点继续往下说:“既然小国打不过大国,少数人打不过多数人,弱小打不过强大。现在海内有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齐国只占九分之一。凭借九分之一的领土就想去征服其他的九分之八,这和邹国去攻打楚国有什么区别?还是从基础上着手吧。”

《孙子兵法》上说:“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24铢为一两,24两为一镒)

这是战争的“形”。战争比拼的是基础实力,一斤钢铁碾不过八斤钢铁,只能从本国国政上入手,提高土地生产力,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国力。

孟子打开全局视角,把天下形势摊开来给齐宣王看,让他明白武力征服本质上是在做什么。

“如果大王现在发布实施仁政,让天下士子都想到大王的朝堂上做官,农家都想到大王的土地上耕种,商人都想到大王的集市上做买卖,旅客都想在大王的土地上行走,天下痛恨其国国君的人都想投奔过来向大王控诉。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谁能阻拦大王称王呢?”

《孙子兵法》上说:“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民心所向就是天下的“势”。如果天下百姓投奔大王能像从山上滚落的巨石那样势不可挡,那么谁还能阻止大王称王。

你喜欢什么,我还给你什么,但你得换个方法。

有形有势能夺得天下,有理有据能说服别人。

相关文章

  • 一起读《孟子》:学孟子的谈话技巧,看这一篇就够了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孟子循序渐进,帮助齐宣王理清错误的认知。(跳过古文部分不影响阅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

    孟子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我们学习孟子是因为孟子的思想,在我们的青春期要有孟子。 读《孟子》,读出的是“天...

  • 《读孟子学常识》

    《读孟子学常识》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ī)也,‘每下愈况’。 意思是说,司正与司获问市场管理员如何踩猪验肥,市...

  • 颤颤巍巍的爬

    居住之地近于墓地,孟子就玩祭拜、办丧游戏;居住之地近于市集,孟子就学买卖和玩屠宰游戏;居住之地近于学宫,孟子就学鞠...

  • 我读《孟子》

    我读《孟子》

  • 2022-07-24

    今天在匆匆中度过,总是在赶时间,早晨参加读书会,书友一起读《孟子》,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意思是孟子说仲尼是...

  • 孟子课程对我的启发

    《孟子》课程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学孟子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孟子中分为了五大课程——1. 孟子其人2.性善...

  • 义利之辨

    《孟子》课程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学孟子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孟子中分为了五大课程——1. 孟子其人2.性善...

  • 性本善

    今天我学了孟子的一篇文章,选自《孟子》: 四端 《孟子》选读 孟子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 有之I恭...

  • 读孟子

    春节长假的时候,我开始读《孟子》。 孟子这本书,讲的是孟子的观点,他的治国观点,处世哲学,以及他的信仰和坚持。 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读《孟子》:学孟子的谈话技巧,看这一篇就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jy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