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次复盘的最后一个篇章。本来计划用10次学完整本书,没想到学到后来觉得内容越来越深刻,很多东西不是特别清楚,因为最后文章的高度特别高,上升到了人生哲学,还有宗教的层面。
这也充分说明了,其实所有的问题最后都达到了本源,我们都是在解决,同样一个问题,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心理学派吧,都在研究这些终极问题。
关于个人意识的进化,我们可以看到观察和认知两个字,始终贯彻本书。很多书籍也都提到了,我们总是把认识事实的真相走第1步,有些人认识到事实的真相,从而能够直面生活,而有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说自我设限,不愿意认识到真相,甚至扭曲真相,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心理学还把我们的意思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意思就是我们可以认识的或主动的来影响自己的行为,而且意思呢,有些人认为潜意识里面知道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通过意识来调用,或者说来逐步的扩展,甚至还有人就认为潜意识就是我们自己的上帝。这个说法有点像宗教里说的,上帝就在我们信徒的心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潜意识就相当于冰山下面的部分,就相当于我们大树下的枝干,她在滋养我们的意思,让我们更加清楚,而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意识和潜意识的融合,甚至达到天人合一,发展出神性的自我,甚至成为上帝本身。
文章的最后说的越来越有点玄幻,我不是特别清楚,也不是特别明白,但是我简单的转述这些。
后来我没有谈到的力,其实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政治的力量,一种是心灵的力量儿,而政府的力量会好理解一点,就是利用强制的力量公开或隐秘的方式,让大家听从我们的掌控,而心灵的力量则没有强制力,但是他又非常强大,也就是意识的力量。
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充分的努力,沿着心智成熟之路,吸取经验就会慢慢聚集,必然可以拥有驾驭人生的强大力量,而我们意识力量的觉醒就可以洞察世事,了然世上的一切。之后,我们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终走向自我成长的道路。
其实我们还要知道,成长道路并非那么容易,因为我们的成长意味着我们需要背负的责任,很多人其实他不是不想成长,很多人是害怕成长,因为成长的责任让他觉得无比沉重,而成长的道路上又是比较孤独的,文中说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渴望成长,但又害怕成长,责任是如此的强大而有如此的孤独,让我们心生畏惧。
回到抑郁的状态,其实我们可以有很多的例子也能说明这些道理,有一女生,平时生活也很好,很可爱,但是患上了焦虑症,之后发现,她其实是潜意识里对他周围的环境不满,导致自己强烈的焦虑,虽最后结果心理治疗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
我们想要解决心理问题,最为重要的其实归结于我们的努力,因为我们努力有上进心,愿意改变的意愿就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恢复,其实回到基地上来说求生欲望,则能够决定我们的生存状态。
对于每个人成长还有这些欲望来说,这其中最重要的爱就是最为强大的力量父母可以,我们知道真正拥有爱的人,心灵不断成长。我们知道,父母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拥有爱的能力,但是仅仅依靠父母的爱,未必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所以作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用够拥有,能够主动接纳恩典的能力。
最后《少有人走的路》18/10而且我们还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极少人能够持续不断成长,永远接受产生的是更大的责任,大多数人都会阻止自己的脚步,充其量只能是部分成熟而已。而那些极少数能够不断成长的人,最终都已经成为佛陀耶稣类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光芒,照耀着芸芸众生。
恩典追寻不一定可以获得,不追寻也许会不经意的到来。佛陀只有停止主动追寻超升之后,才获得了超升。我们有时候必须要去追寻,又不能刻意追寻。在这种追寻又不刻意追寻的过程中,我们最终可以赢得恩典。
这个道理说起来也比较明白,只有让我们自己成为值得被爱的人才能更好的去爱别人。但我们不追求回报的去滋养自己和别人时,就会不自觉的成为最可爱的人,爱就会不经意的回到我身上。
古老的经典中有很多智慧,给大家多读一读经典的书。但是我们也不要期望从中获得更多的细节。看清面前的每一寸路,确保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点进步。
每天在进步可以让人心智更加成熟,实现最终的超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