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系列文章,以牧易自己的角度与生活状态来解读许知远先生所创谈话类节目《十三邀》。
本文为2016年7月7日《十三邀》许知远对话姚晨,零碎细读。
许:“可能艺人需要保护的东西比较多吧。我不知道。”
除了开头固有的自我介绍之外,片头中特意出现了许先生对编导说这句话的场景,可以算是娱乐圈众所周知的一种乱象,导致了这个圈子在常人眼中有更多的需要避讳的、不能过多谈及的东西,许先生没有去避开这个固有的认知,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满有趣的书名,很能体现我这个时候的想法:《你我皆凡人》,这可能是件对《十三邀》来说蛮讽刺的事。
在姚晨工作室等待姚晨结束拍摄时,许知远如是说道:“我坐在一个沙发上面,在等待她的到来。周围的环境对我来说,都是一个虚假的环境。也有某种不舒服,觉得自己像个娱乐记者一样,在等待一个明星的出现。”
思考者大多都是矛盾的,一方面保持着常人固有的一些思维惯性,一方面却有标榜着自己是个脱离于普罗大众的高级知识分子,对于自己在某些时刻表现出来和“凡人”类似的地方而感到烦恼。知识分子大概真的是一类拥有自私特质的人,随时都要保持自己的“纯洁性”,以及脱离于凡人的高位视角。
我的描述可能会不由自主的带有一丝对文人轻蔑的感觉,但是我其实并没有这类感觉。思考,然后感受到自身的矛盾,其最终结果必将导致需要作出抉择,其对于个人的意义等同于人类族群在进化过程中作出进化某种功能、退化某种器官的抉择。文人的抉择之后相比于其他人有更大的著作流传出来的概率,作为一个受益者或者可能受益者,我自然不会去像白眼狼一样去咬使我思想养成的模具。
许:“担心她空洞吧,因为我崇拜复杂性,我崇拜那种多层次。因为她当然是个可爱的人,但可爱的人不一定丰富啊。而且明星时代最可怕的是,一方面过度被滥用,一方面被过度保护,他们对生活是缺乏感受的。”
许:“对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更容易从一个特别思想的抽象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你有很多智力上的傲慢,然后这种傲慢有时候其实会妨碍你知道很多事情的层次。”
许先生说了一句“他们对生活是缺乏感受的”,看到这里不禁在思考:作为不愿与世界、大众合流的许先生,他对生活的感受是不是也是片面的?
人贵自知,许先生的第二句话倒是能体现出一个文人超出常人的对自我的认知。
可能在觉得自我优越的同时便会渐渐开始封闭自己不再接受外界的信息,就仿佛闭关锁国一般,仿佛思想也是一种可能会向外界流失的资源。所以优越者更适合闭门造车的形式,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许:“你在拍摄的时候,我隔着帘子拍你,我当时第一个反应:有点妖气的。”
“我姓姚。”她立刻笑着接口道。
文人往往耽于美的事物,并且尽量去准确的描述美的感觉。比如这里,许先生隔着帘子看正在拍摄的姚晨。事后说姚晨“有点妖气”,一种直率到鲁莽的无礼。毕竟妖气从来不是一个褒义词,许先生在此处用了“妖气”一词,可能是潜意识里出于一种仍然不认同姚晨的美的态度而说,无论是内在美还是外在美,都不认同。故而阴阳怪气的用了妖气一词。
作为一个在演艺圈混了大概二十年的演员,姚晨一句玩笑般的接口似乎显示出她已经发现了许先生对她所带有的偏见,并且在轻微反击的意味之余给这个无礼的书生一个台阶下。
姚晨在说这句话后很刻意的发出了笑声。
此时的许知远只能陪着干笑一声。
姚:“我觉得我至今没有遇到一个我就是她,她就是我的这样一个角色。”
姚晨从学校开始,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文艺女青年,然而令她大红大紫的却是一个非常暴力的村姑形象,这是她机遇的同时,也给她打上了标签。从此演的角色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丝“郭芙蓉”的影子。
剑客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而演员追求的境界大概就是自己与所饰演的人物的统一。
姚晨在此处说出了“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明明很官方的一个问答,换了一个表达形式之后,确实能更好的让人消化吸收。
许:“我觉得姚晨身上代表那种我所谓的,小城经验。其实是我们这代人的普遍经验吧。面对北京我们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外省青年、小镇青年。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对世界的时候,北京又像某种更大的一个小镇和外省,所以我觉得我们都在寻求一种更深刻更广泛的经验。”
文人自私的一种表现就是会去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特性,用一种“求同”的眼光看世界,所以看哪儿都会觉得那里有一丝自己的影子。然后把这种特质用一个新颖的名字装饰一下,然后进行泛化。作为自己的一种思想来向世人宣扬。
此处我只是表达我对这个世界中充斥的各种明明是同一个事物却用各种名字包装着进行各种推广的事物,表达对它们的推广者的强烈不满。
许先生说道在寻求一种更广泛的经验,不知道是否可以理解成在寻找一种捷径。希望自己得到不再迷惑的解脱的捷径,已经让世人一同得到升华的捷径。
渡己又渡人,仿佛是慈悲心肠,但没有选择的慈悲往往只是美好的内心乌托邦。
许:“三里屯那个时装大楼,是我拒绝的、不屑的一个世界。”
拒绝接受新事物,在开头的时候姚晨带许先生去发型设计室,让他坐上做发型的椅子上假意要改变许先生的发型,许先生百般拒绝,希望自己完全不要改变。
有时候我会害怕改变,所以很多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惯有经验去完成,但是有时我会因为这样的自己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像一块已经满容量的硬盘一样,无法再接受新的事物了。我不知道许先生是否也会有这种恐惧。
我想,应该不会吧。
许:“做难民署的大使,你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了么?”
姚:“最大变化是我开始感受到他们经历了什么。”
许:“坦白说,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是非常麻木和无感的,更别说到了没心没肺的、非常浅薄的娱乐时尚的行业。你在里面会觉得不舒服么,或者是很气愤?为什么大家对这些都不敢兴趣?”
姚:“我不气愤啊。因为我以前也不懂啊。就我觉得是命运给了一个机会去了解吧,了解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可以发现许先生试着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试图去理解姚晨在被众人指责作秀时的心态。
然而这次许先生依然弄巧成拙了。
姚晨或许在智力上依然处于普通人的程度,但是多年的历练使她成为了一个并不那么普通的人,最明显的就是她所取得的成就,并非一般的普通人所能取得。
一句“不气愤啊”,便展现了自己的胸襟与豁达。
对比于许先生在问句中所带的强烈的质疑,这场交锋许知远依然完败。
许:“她的描述能力比我想得强很多,非常细腻的感受。”
于:“最重要的是她的生活经验成为了你的经验的一部分。”
许:“本质上我是个巨自私的人,我是个偷窃者某种意义上。”
可能是因为没有期待,所以反倒让许知远收获到了一份惊喜。
他说自己是个偷窃者,让我想起了孔乙己,用孔乙己的话来说“读书人的事,能叫偷?”
这大概就是市井酒馆中的落魄秀才的豁达与现在困于围城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迷惑的差别。在心态这方面,或许孔乙己也比许知远豁达得多吧。
许:“她是个动人的,或者可爱的,就已经很不错了,但那不是伟大的。就这个是我们时代的悲哀。我们时代的悲哀是什么呢?所有人觉得最牛的人只不过是成为一个正常人,就是这个时代最牛的人。然后你看看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最喜欢的想罗永浩这些人,他们觉得最牛的教育就是没有教育,就是没有受这些污染。”
“大家没有意识到,在你之外有个更伟大的东西存在着。”
“我们的时代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匮乏的时代。”
许先生在这里独自叙述着这些略显负能量的话语,与其说是跟我们说的,不如说是他在跟自己讲话。把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成型了的混沌的思想有条理的用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此来坚定自己探索世界甚至纠正世界的决心。
姚:“我看了你们第一期节目我就觉得我应该能和许老师聊到一块。这是一个心理疏导,回头就会把这次诊疗费打到许老师卡上。”
旁白:“你最想看到许知远跟谁对话。”
姚:“我很想看看他跟一个普通人对话吧。”
可以感受到姚晨对于许先生一贯保持的高姿态的不满。不知道姚晨说的希望看到许知远和一个普通人对话,是否是想让许先生知道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和其他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的普通人。可以想象如果许先生和“普通人”对话,并发现这个普通人与自己相比也有所长有所短,惊觉自己也不过是泯然众人的其中一个,那是对于如此高傲的人多么重大的一个打击。
文人傲骨,如果许先生发现自己也仅仅是一个他所睥睨的一众普通人之一,这傲骨又何存呢?
许:“很多之前我对她的判断不一定准确,我觉得有时候人不仅所谓的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是要人要追随自己的命运,愿意接受自己,被浪潮推到什么地方,如果你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对自我的诚实,你可以让你的命运像河流上的浮萍一样,往前漂,不知道把你带向何方。 ”
又是文人所特有的独特的表达形式,这次是认真的揶揄。
整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从流”,因为许先生也知道从流所代表的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无奈的是除了从流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人只能向命运低头、向世界低头。
偏偏许知远是最没资格说这句话的人,因为他本身没有做到。他仍然向这个世界顽抗着。
这一些把自己与劣势或者说缺点撇开的行为,打死不认的行为,可能是我每一次看十三邀时都觉得许先生与嘉宾相比会显得笨拙的原因。
许:“未来可能会有许多停滞的、空白性的采访,真吵也有可能,或者说两个人太相似了,谈不出任何的火花来。但我觉得这些东西,这个不成功的采访,也是旅程中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本质上我们应该尊重这个诚实的生活。”
沉浸在自己思维世界的人都会确定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不是那么的优秀,某些感觉往往会令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只可意会。
这种拙于言语的认知便成了许先生来掩盖自己在十三邀中笨拙表现的盾牌。许先生是一位学者、一位知识分子,而不是一个主持人,所以他并不需要去为了节目效果而进行暖场、救场。虽然有时会去做,但这并不是义务。
此处许先生可能也感觉到了自己的笨拙,所以他在结尾说了这么一番话,可以说是对接下来的节目中依然会保持笨拙表现的一个预告。
最后那句“我们应该尊重这个诚实的生活”,大概可以理解成“我们应该尊重这个诚实的生活,同时你们也应该尊重表露这个诚实生活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