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拿到《院士思维》四卷,比想象中的厚重,翻开后也慢慢感受到书中内容的厚重。262位院士,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求学科研的曲折路途,回到本源思考,解读自身的经验与收获。有些经验耳熟能详,有些道理听过很多遍,可静下心来,读每个院士的故事,会让自己惊叹,更让自己汗颜。
院士思维学习
地球物理学家马在田院士,以“善于抽象,弱于形象,长于想象”为自己画像。每个人只有真正深刻认识自我,之缩短所长,才能够更好的选择方向、持续成长。
马先生小时候爱读书,文中谈到:“尽管当时不懂这些文章中的全部含意,但通过读这些课外的书,扩大了视野,启发了思维,也养成了涉猎课外读物的习惯”。
正是小时的启发,发散思维、创新性思维的种子得以埋下。多方面思考的习惯养成,让马先生在今后的复杂难题的攻坚中,坚韧不拔,努力打破阻碍。
马先生格外重视创造性思维,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很多时候,差距不是那么容易追赶的,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别人差一点会嫉妒,比别人差太远则会麻木、仰视。我们总是给自己太多的理由,不论外因还是内因,终归是让自己不愿想、不敢想创新。
创新不是等来的,而是靠着一点点积累,一份份汗水换来的。马先生创新之路也是如此,先是博览群书,10本读书笔记,让自己深刻理解了问题本源,找到可执行的方案。从知道到做到还有距离,所以马先生深刻贯彻落实理论-》实践-》新理论的反复迭代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我们往往把这句话作为道理听听而已,可有心人确是在点滴中印证,不断化为自己的养分,终有一日化为参天大树,让人不可企及。
本周一直在集中工作,因为是过去不曾采用的方法,所以问题很多。一线经验不足,数据失真、缺失严重,大家都在抱怨,自己也会郁闷。但是,正是因为不容易,才更要从基础出发,一关关打通,过去做不到是技术水平不到,现在不能因为管理的不顺畅而轻易放弃。
想想前辈们的经验,自己有努力够吗,是自我满足还是脚踏实地,扪心自问,做到不好。没有更加深刻的复盘,会有客观因素的干扰,但主动思考,不断实践的力度还不够。
所以,继续深刻思考,踏实求证,持续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