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联姻,婚前蒋介石曾向全国征集贺诗。结果压卷之作是这首诗:
读罢兵书舞细腰,森森戈戟杂蓝桥。
英雄盖世浮云过,儿女痴情艳雪消。
将将将兵多事日,卿卿卿我可怜宵。
伯符手创江东业,应许周郎配小乔。
蓝桥,在陕西蓝田县东边。《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公元前苏秦向燕王讲过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桥。唐代秀才裴航遇云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两千多年来,蓝桥几乎就是爱情的象征。元稹诗云“蓝桥春雪君归日……”,苏东坡名句“蓝桥何处觅云英……”。
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一出经典爱情电影,一传到中国就被译为《魂断蓝桥》。时蒋介石是北伐军总司令,用“森森戈戟杂蓝桥”写蒋宋婚礼,深得形象思维之道,十分传神。然更妙的还是末联。蒋和宋的结合,宋老太太起初不同意,更兼孙夫人宋庆龄坚决反对。蒋介石“穷追不舍”五年之久才抱得美人归。因此,作者说,三国期间,孙策(字伯符)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建立了江东吴国。如今,孙中山娶了宋庆龄,创建了中华民国,“应许周郎娶小乔”──应该让蒋介石娶宋美龄了。诗中将孙中山比孙伯符,将宋氏姐妹喻大小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上述各种人事关系比喻得如此精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1926年张琴从军北伐,任杜起云师长秘书。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要在上海举行婚礼,为取悦美人,显耀身世,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向全国征集贺诗。军长曹万顺、师长(副军长)杜起云为祝贺新婚燕尔,特请张琴先生代笔,题以上七律诗作为应贺。
蒋读了贺诗,甚是喜悦,但越读心理越觉蹊跷?曹、杜两人出身行伍,怎能写出这等好诗?知情人告诉他:此诗乃杜师长好友(秘书)——前清翰林、国会议员张琴所作。蒋正言厉色道:见报时,署上张琴先生的名字。因此,在上海《申报》上刊登时,该诗的署名作者是张琴。蒋因欣赏此诗,邀请张琴先生届时到上海大华饭店参加婚宴,据说蒋司令还特准备5000大洋将予赠谢。
众所周知,诗篇用的是春秋笔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动因,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鉴赏趣味,未知蒋司令如何品味,悟出什么“真谛”。但张琴平日素食,疏于应酬,则借故辞去宴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