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以前不觉曹雪芹这用词之精妙,作曲之天才,在三毛的影响下,细品《红楼梦》,才慢慢察觉。甚而也不禁枉自嗟叹:好个红楼奇缘,人生大梦!
顿生出感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又呼应了曹雪芹在谱写红楼十二曲之首篇中写到的“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曲中最后一句“想眼中能有多少人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别说唱者该用多么婉转凄切、痛彻心扉的悲伤情绪来道出这曲曲折折的情和爱,单单读到这“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就到夏!”就已然把整个红楼的悲伤基调推至了最高潮,从而让闻者落泪,读者伤怀……
这的确是大师的非凡脱俗的神来之笔!
一边听歌,一边忽顿悟: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梦中人……
这又让我想起了张爱玲的经典爱情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经典句子“这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不难看出这民国四大才女——张爱玲也受《红楼梦》影响至深!
如果说,薛宝衩是贾宝玉的红玫瑰,即便不在封建社会,想必她终究也会化成一抹墙上的蚊子血,而那林黛玉便是贾宝玉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因其最终的不可得,所以宝玉只得“空劳牵挂”……
不免感叹,如果说想要写好爱情小说亦或者爱情诗歌,那《红楼梦》可说是不得不读,不得不翻越的一座人文经典的大山!所以只得慢慢细细品味这红楼大梦,方才能慢慢领悟情与爱的永恒与不朽……
如果世人都道那“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是爱情的最美的结局,可偏偏那贾宝玉和林黛玉终不能完成的爱恋,为何让人那般的惆怅悲切,甚而遗恨千古?
这部大悲剧反而还让这《红楼梦》中的宝黛之恋成为千古痴情人流芳百世的一段佳话。
正应了曹雪芹《枉凝眉》中所写到的“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但同时,除了这宝黛奇缘,作者也把这千古情痴的“痴”刻画得入木三分。
结合贾宝玉那贯穿整部红楼的痴痴呆呆,想来这“痴”字竟也是多情人的别称罢了。
而贾宝玉自是那个千古多情人,他和贾府上至千金大小姐的薛宝衩,下至奴仆丫鬟的袭人,而这各式各样、形形色色、风华绝代的女子,也无一不爱这多情的宝哥哥。
当然,这多情人儿,最终是倒在了林黛玉的石榴裙下,正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而黛玉又恰好是那个最懂宝玉的人,他们俩心心相惜又心心相印,属于真正的灵魂伴侣和真爱,但有情人终不成眷属,所以成就一部伟大的悲剧。
我想,这悲剧,不是曹雪芹一手造就的,而是封建制度造就了这一悲剧。
曹雪芹俨然赋予了他笔下各色人物鲜活的灵魂和生命。把那千古情痴——贾宝玉描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想来,这曹雪芹也是那千古多情人,不然怎么写得这一部红楼大梦!把这闺中之儿女情长描画得这般的入木三分,手法又那么的自然,仿佛自己与那块“美玉”亦是如此的浑然天成。
人生在世如大梦。
镜花水月,一场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