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四·七五】
常州杨青望《南涧晚归》云:“岳寺风声起暮钟,残阳归去兴尤浓。停车欲认登临处,忘却西南第几峰。”陈郁庭《造假山》云:“历尽嶙峋兴愈浓,归来犹自忆芙蓉。阶前叠石呼童问:认是曾游第几峰?”两首相似,俱有“羚羊挂角”之意。
杨青望,清代常州人。其他不详。
陈郁庭,即陈芳(生卒年不详),字郁庭。清乾隆间贡生。安徽青阳人。秀才陈蔚兄。工诗古文。著有《华溪草堂诗集》、《华溪草堂文集》。
羚羊挂角,成语,音líng yáng guà jiǎo,意思是指羚羊夜宿时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用该词语比喻诗的意境超脱。出自陆佃的《埤雅·释兽》。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他还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玄远的诗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