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出生于1905年,在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全家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作者以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炼狱般经历和多年来的学术探究,向世人揭露了他所发现和理解的人生意义。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的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然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之后,拿到了飞机驾驶执照,到了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最后一直活到92岁高龄。所以,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活出生命意义的范本。
读了这本书,你将对以下话题有更新的理解:
1.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寻找人生的意义?
2. 有自由承担起对生命的责任,并选择成为你希望的样子;
3. 价值的定义不是从有用的角度来看的,存在就是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去体验人生的意义就是人存在的价值。
3. 对通过自嘲建立幽默感的新认识。
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的这句话,大概可以表达这本书所要追索与求解的命题——对生命“意义”的寻找。
作者用3年集中营的生活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命的终极意义依赖于生命过程中尽其所能地实现每个情境下的潜在意义。在作者眼里,对意义的认识是意识到现实背景下的某种可能性,或者通俗的说,意识到给定情景下“能够做些什么”。
那么,人是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呢?找到生命意义有三个主要途径。
(1)工作(做有意义的事情);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体验爱与被爱)
(3)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积极态度:即使身处绝境,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的勇气,并且以此改变自己。
第一种就是成就或成功,其意义显而易见。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体验某种事情(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和文化或体验另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说去爱某个人。作者在集中营里领悟到,那个曾被诗人赞颂,被思想家视为绝顶智慧的就是爱,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通过爱,你才能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特性,甚至能够看到他潜在的东西,即他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所以请不要保留给与你身边的人(尤其是你在意的人)你的爱,让他们体验到被爱的感觉。他所获得的爱和学到爱的能力将滋养他一生,即使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你的爱和存在,进而激发他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
找到生命之意义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忍受苦难。虽然忍受苦难不是找到生命意义的必要条件,但是当痛苦不可避免的时候,即使遭遇痛苦,人们也可能找到意义;但是当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
即使人被剥夺了工作或者享受生命的机会,但痛苦的不可避免是永远也不会被排除的。当人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战时,生命在那一刻就有了意义,并将这种意义保持到最后。所以,生命之意义是无条件的,因为它甚至包括了不可避免之痛苦的潜在意义。
那么如何在遭受痛苦时还能看到生命的意义,消除苦难给人的负面影响呢?这个方法就是给他指明一个未来的目标,以使他回复内在的力量。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在极端困难的时刻,这就是他的救赎之道,不过他得迫使自己将精神专注于此。那么,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的人,也就失去了希望和勇气,注定要走向毁灭。
作者在集中营里就经历了这样的自我救赎。当作者不停的想着在集中营里悲惨生活中的琐事时,今晚吃什么?要不要用最后一支香烟去换一碗汤喝?去哪里弄一根好一点的鞋带?怎么跟囚头搞好关系?这让他感到厌烦,于是就迫使自己去想别的事。突然,他看到自己站在明亮、温暖而欢快的讲台上,面前坐着专注的听众。通过这个办法,作者成功的超脱出当时的境遇和苦难,好像所有这些都成了过去。他所经历的痛苦都成为他心理学研究的有趣对象,产生了特定的意义(将苦难转换成成就)。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谈到“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在面对因为空虚感和无意义感而诱发的症状,比如失业导致的神经官能症、抑郁症、成瘾依赖症、侵犯综合症等,意义疗法应用就是帮助患者扩大他们的视野,进而找到其生命的意义。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只要有可能,告诉病人为什么要活下去,一个目标就能够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内在力量。同时,一旦病人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那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当他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的事业的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他知道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继续活下去。
二、自由与责任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是屈服于环境和条件还是勇敢挑战那些环境和条件都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和决定。换句话说,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他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都取决于他内心的决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自由也是有限的。人的自由不是无条件的自由,而是针对特定条件采取某种立场的自由。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即使一个人自由地选择犯了错误甚至犯了罪,他也有可能担负起责任通过超越罪过,超越自己,重新做人(即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每个人都是自由而负责的人,这样被对待的人也更容易感到被理解。
作者指出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采取正确的行动,扛起对生命的责任。
三、如何保持乐观,感受到幸福
很多年前,我的内心就出现过这样的疑惑:要去哪里找幸福感?
看了这本书后,发现了自己的苦恼的原因。作者认为,幸福不是能够强求的,它只能是结果。人们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来。人一旦找到了那个理由,他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所以,人类不是在追求幸福,而应该把目光放在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这就是通往幸福的理由。个人一旦成功的找到了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四、如何看待生命的短暂?如何看待老年人?
人一般只看到生命的短暂,而忽视和忘记了过去的辉煌,在那里他们收获过自己的生命:信守的诺言、付出的爱及勇敢而有尊严地忍受过的磨难。那一切都不会被否定,也不会被忘却。我们应该相信:“曾经存在”是最为确定的一种存在。所以,生命存在的短暂性并不会使存在变得没有意义,但我们的确有责任选择如何对待。
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他可以自豪而快乐地回忆日记中所记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全部生活。即便他意识到自己老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必要嫉妒年轻人,更没有必要为虚度的青春懊悔。而年轻人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怜悯老年人。相反,年轻人应该嫉妒老年人。虽然老年人没有了机会、没有了将来的可能性,但他们拥有比这多得多的财富。他们拥有保存在过去的成就——他们已经实现了的潜力和已经完成了的意义——而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能从过去夺走这些财富。
无条件的意义伴随着每个人无条件的价值。正是这种价值使人的尊严具有了持久性。正如任何情况下生命都具有潜在的意义一样,每个人的价值也一直与他(她)同在,因为这是基于他或她过去实现了的价值,而不论他或她现在是否还有用。
然而,今天的社会看重成功,从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角度来定义有用性,因此尊崇年轻人,认为个人的价值仅仅源于他当下是否有用。将人的尊严与有用性混为一谈。这种混乱源于虚无主义的思潮,虚无主义不仅狡辩存在是虚无,甚至声称一切都无意义。
五、 “矛盾意向法”和幽默感
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在书中,作者通过“自嘲”自己在集中营养成的习惯,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自行其乐,从苦难的境遇中超脱出来,哪怕只是短暂的几秒钟。
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它的一个前提是一个人能够全盘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矛盾意向法”治疗各种恐惧症,比如,害怕脸红的人在走进大厅、面对众人时,实际上更容易脸红。这个治疗的过程实际是逆转患者心态的过程,直到他以相反的愿望取代原来的害怕。譬如,有个结巴患者,在12岁时在公交车上逃票。售票员抓住他后,他想通过让人家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个可怜的结巴孩子,引起售票员的同情,从而逃避处罚。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完全接纳自己是个结巴,甚至非常想要结巴的时候,他却做不到了。他无意识地运用了矛盾意念法,虽然不是想治疗自己的病症。
所以,这个治疗过程必须借助人类特有的幽默感中的自我审视能力。我对此的理解是先进行自我审视(了解自己的强迫症状),接纳自己的特点(停止和强迫症状做斗争),转而用嘲弄的方式对待它——运用矛盾意向法,那么强迫症的恶行循环就会终止,症状开始减轻,最终治愈。
总是作者还指出,患者的注意力需要转移到特定的生命意义上来。因为打破恶行循环的,不是神经官能症患者的自我审视或自我嘲弄,治疗的要义在于自我超越。
以上这些部分的总结是这本书对我影响最深的几个方面。总结也好,摘要也好,目的为了能对这本书更完整的理解。能读到一本好书就是一种缘分,希望这本好书也给大家带来新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