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么多书,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原以为读的书多了,就不会焦虑了,可为什么知道的越多越焦虑呢?
你有急于求成的时候吗?我有,现在仍然奢望着能够急于求成,尽管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仍然抱有一丝幻想,万一实现了呢。
急于求成和趋易避难是我们的天性,同时也会产生焦虑的原因。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就是焦虑,想要得到,还想立即看到效果,却不愿付出太多,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写到这里,我不禁嘴角微微一笑,有对自己的自嘲,有无奈,妥协……各种滋味糅杂在一起。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我崇拜的是快速阅读。为此,读了一些快速阅读方面的书籍,结果却背道而驰。读书速度不仅没有上去,读了还记不住,跟白读没多大区别,更别谈用上了。
所以,我开始怀疑读书方法。我是怎么读书的呢?
虽然学了快速阅读方面的知识,可实际中却没有用上这些知识,没有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行动,依然是老办法读书。边读边划线,读完也就结束了。
正如马云说的,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老路。结果越读越焦虑。
后面看了《这样读书就够了》、《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深受启发。
对读书方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不再追求快速读完一本书,以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慢慢研读。
这就是我读书方法的变迁。
我认为,不以学以致用为目的的读书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对青春的浪费。
漫无目的的读书是产生焦虑的一大根源。没有目的,就犹如在大海中航行没有指南针,没有方向,只能随波逐流。
那么,读书应该带着哪些目的呢?
得到APP和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脱不花说,读书之前你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
1.这门课/这本书的标题xx,我认为它应该主要是谈什么问题的?
2.关于这个问题,在学习之前,我知道些什么?
3. 关于这个主题,在学习之前,我的观点是什么?
4.接下来我要开始学习,我最想知道的、最想通过老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也就是说,学习之前要温故旧知,读的时候认识新知,以旧知链接新知,以自我观点碰撞作者观点,最终达到升华自我认知的目的。
在《万万没想到:用理科思维理解世界》中,万维钢提出要强力研读书,指出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很少有人这样做读书笔记,之前我的读书笔记很原始,以摘抄为主,只有少量的思考,跟其他书的知识相链接基本没有。所以,读书效率很低。
现在,我开始以这四方面的内容作为读书笔记的标准,力求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链接,不断精进。
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成甲讲述了他的读书方法:
现在的我,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成甲的这种读书方法也是我很推崇的。目前,我也正在试着按这样的方法去读书,虽然没有那么容易,读每本书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收获很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读书方法也就不尽相同。
方法有优劣,只要能够达到目的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但是终极目的是一致的——改变。
在《认知觉醒:开始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中,周岭说,阅读是为了改变。他这样写到:
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很多人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读的时候觉得这里好有道理、那里好有道理,读完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然后迅速转移到下一本书中,这种满足于录入的阅读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翻这本书就好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所有的痕迹都烟消云散了。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关于读书这件事,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这是周岭的思考,我深深的认同。目前,我读书开始以“改变”作为目的,力求不断自我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