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岚源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这耳熟能详的民谚中,一年一度的冬至悄然而至。
冬至,又称“南至”“冬节”“亚岁”等,既是冬季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民间传统祭祖节日,为民间常说的“四时八节”之一。
冬至为冬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子,太阳到达黄经270°,在每年的12月21日、22日或23日。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故而有“三至”:“日南至,昼短至,夜长至。”在北半球,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所谓“物极必反”,此后,白昼又一天天变长,因而,冬至成为漫漫长冬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古代,冬至还是一个吉日,《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民间有“冬至一阳生”之说,也与此相关。从冬至开始,正是阳气生发增长的过程,这也是在为来年春天的阳气旺盛而蓄能。从冬至起开始“数九”,便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九”为“阳数”,从“一九”到“九九”,阳气不断增长,为人们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生活良好开局奠定稳固基础。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说,进入冬至,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之后麋鹿会感阴气渐退而解角;随着白昼一天天变长,日照增多,山中的泉水也可以流动而且温热。
民间常说“冬至大如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冬至极为重视,各地也留下了丰富的节俗活动,如今最有仪式感的活动自然是吃饺子了。在北方不少地区,冬至当天饺子馆肯定是顾客盈门,当然合家欢聚,一起动手包一顿香喷喷的饺子吃,也是其乐融融。
冬至后气候寒冷,数九寒天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民谚云“冬至进补,开春打虎”,极言其重要性。像羊肉、牛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食补时若加入生姜、当归等一同炖煮也很有好处。
按说,冬至是寒冷的重要节点和信号,但家乡却是艳阳高照,较前几日反而更为温暖,也颇让人意外。入冬前,不少人曾预言的“极寒天气”至今还没有一点影子,还是不去管他了,有一天暖阳先享受一天吧。
隆冬已至,新年招手。站在冬至的门槛,翘首已经望见了2022年的旗幡,而壬寅虎年也在向我们缓缓走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立足冬至,迎战寒冬,蓄势储能,迎接春天,你准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