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周要讲的书的名字叫《从零到一》,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硅谷创业教父之一,彼得·蒂尔。他的创业项目可能有人听过,PayPal,一个美国版的支付宝。这家公司在2002年上市,后来被电商巨头eBay收购。此后,彼得·蒂尔转行做投资。2004年他投资了Facebook,是最早投资Facebook的外部投资人。
彼得·蒂尔投资有很多怪习惯,比如他从来不投资跟他见面的时候穿正装的人,他觉得一个创业者西装革履地来见他,肯定是打算逢迎、讨好投资人。2004年他投Facebook的时候,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穿着一件T恤来见他,他觉得值得信赖,于是给了扎克伯格50万美元,占了Facebook 7%的股份。Facebook上市之后,彼得·蒂尔的股权现在价值200多亿美金。
彼得·蒂尔还有一个怪癖,从来不投谷歌的前员工单干做的创业项目。他觉得这帮人就是在某个特定的领域里有一点经验,其他的没有什么长处,距离创立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个初心,差距太远。
彼得·蒂尔的这本《从零到一》,虽然是一本脱胎于硅谷的、关于创业的商业畅销书,但是更多的其实是彼得·蒂尔对于创业、对于做事的一种商业哲学,是在记录他自己的价值观。
在这本书的开头,彼得·蒂尔就讲了一个他面试应聘者的时候比较常问的问题:你在什么样的重大问题上和别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看上去好像比较普通,其实非常难回答。一旦你讲一些模棱两可或比较泛的东西,一下就能听出来。比如有人会说对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跟别人看法不一样或者他认为接下来改革的方向跟别人不一样。这类泛泛的回答很难让彼得·蒂尔满意。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能折射出面试者对未来的看法,需要从他的看法里反推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价值观契合不契合。
关于未来,所有人都有憧憬,但这个东西很难聊得非常落地。我们对于未来能确定的其实只有两件事。第一,未来一定跟现在不一样。第二,未来发生变化的部分一定是基于当下的世界。
彼得·蒂尔认为,人类的未来的进步会以两种形式出现——
水平进步,就是照搬已经有的成功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
垂直进步,意思是探索一条新道路,从0做到1。这样就比较难,因为尝试的是从来没做过的事。
让你根据一台打字机造100台打字机,这个是水平进步,相对来说就是复制模仿,就算让你造一万台也没有那么难。如果没有打字机,让你发明一台打字机的话,这就是从0到1,就是垂直进步,难度比水平进步要高得多。
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全球化,这就是一种从1到n的水平进步。全球化无非就是把一个地方有用的东西推广到全世界,不管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还是商品、货币都是一个推而广之的过程。
比如中国最近几十年就是全球化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看过去的三四十年里,我们其实就是以成为今天的美国作为目标,把发达国家作为榜样。我们复制了发达国家一切有用的东西,小到各种家电,大到整个城市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后发的优势,比如中国很多地方非常穷,现在一下从前农业时代跨越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时代,这就是一种跨越式的进步。发达国家认为这种进步就是后发优势,可以跳跃式地追赶。但不管怎么跨越,这都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精髓就是复制学习。
可是垂直进步就不一样了。垂直进步最明显的领域就是科技领域,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不是一个平行层面上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深度推进。这个过程基本就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
近代人类历史其实就是这两种进步方式交织在一起,推进人类进步。比如1815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迅速向前推进,同时全球化也逐渐地向亚非拉地区蔓延,两种进步同时进行。
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1971年基辛格访华,这个阶段的科技发展也很快,但是全球化的速度特别慢,因为这个阶段全球的战争特别多。1971年之后,全球化又开始加快,欧盟共同体、东盟十国、世界贸易组织,这些经贸组织的繁荣都反映了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但是,70年代到现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却有点滞后。科学发展在70年代之后只局限在信息科技领域有一些突破,其他领域其实进步都比较小。所以,70年代之后,推动世界进步的主要是全球化这种水平进步的方式。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个划分其实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用水平进步的思维思考问题的结果。所谓的发达国家,就是国家已经获得了发展所需要的成就,而那些落后国家需要奋力赶上这些发达国家,把这些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走一遍。所以,看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1到n的思维模式。
对于这种思维模式,彼得·蒂尔持非常鲜明的反对态度。
他认为大部分人觉得世界的未来是由全球化决定的,但实际上科技革命会更有影响力。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像中国的能源产量可能在未来20年会翻好几倍,但是造成的空气污染也会翻好几倍;如果印度的未来就是重走美国现在的路,那印度的老百姓就在跟美国老百姓现在一样,走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的路,而印度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一定会对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污染和破坏。
如果全世界都用同一种旧方法创造财富,那创造出来的一定不是财富而是灾难。美国、欧洲的经验不可能让别人照搬着再走一遍。丢掉了科技进步,单纯地依靠全球化这种从1到n的水平式进步,人类的发展一定不会长久。
彼得·蒂尔认为,人类在远古的历史时期进步一直非常缓慢,很少创造出比较爆发式的财富增长,主要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太慢。16世纪之后,人类逐渐开始通往科学时代,尤其是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出现,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这个阶段人类进步最快,就是因为科学技术飞快地发展。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比上一代更富足的社会财富,所以没法那样持续地进步。
实际上,70年代以来的科技进步只体现在电脑和通讯这两个领域,其他领域其实是原地踏步。现在我们用的洗衣机、冰箱、热水器,都是几十年前的发明。21世纪已经过去了快20年,我们还没有重大的科技突破。如果没有突破,我们就很难比上个世纪更繁荣。这是彼得·蒂尔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
回到微观层面,实现从0到1的跨越很简单,就是出现很多新的创业企业,它们能够提供新思想、新产品、新创意。想像苹果手机一样引领一个时代,就必须理解清楚怎样才能从0到1。
首先就是企业的组织形式。
在一个大的组织机构里,想发展新事物其实非常困难,因为大的组织机构基本形成了官僚层级,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大组织机构里的既得利益者肯定不愿意冒险。这个组织机构功能其实就已经失调了。
完全丢掉组织机构,扔掉团体,一个人去做事行不行呢?
如果你是一个天才,你可以创造出一些不朽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但是你很难创造一个非常大的事业。因为事业是靠协作完成的。单枪匹马是天方夜谭。想创造从0到1的创新,必须有一个初创公司,需要跟其他人完成合作。同时,合作的规模要控制,不能成长为一个巨无霸组织,带来很多大企业病、官僚病。整体来说,需要保持灵活性,需要规模够小,这样才能有思考的空间,才能衍生出新思想。
为什么现在的科技创新不太受到重视,而全球化反而受到重视呢?
最近20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业圈子被人们低估,原因就在于美国硅谷曾经出现过一个互联网泡沫。90年代末,整个世界投资圈进入了一个非常癫狂的阶段,一旦出现什么跟互联网沾边的企业,估值疯狂上升。这有点像中国2013年、2014年的状况,似乎什么项目都能融到钱。
当时,彼得·蒂尔已经创立了PayPal,他就给每位新注册的用户送十美元,每推荐一个朋友过来可以再得到十美元。用这个办法,PayPal增长了几十万的新用户。彼得·蒂尔还是比较清醒的,觉得这个战略还是比较理性,一旦有了巨大数量的用户用PayPal支付,支付的过程中就可以收一些小额的手续费。这样就会有一块收入覆盖掉买用户的开支。后来证明这个逻辑确实是对的。
随着用户逐渐增长,PayPal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在2000年发报道说PayPal发展很快,公司价值五亿美金。报道发表完的第二个月,PayPal真的融到了一个亿美金,因为当时很多投资者把《华尔街日报》对公司的估值视为权威。甚至有一家韩国的投资公司,根本就没接触过彼得·蒂尔的团队,直接给了500万美元的现金。彼得·蒂尔觉得这太荒唐了,想把钱退回去,可是对方死活不告诉账户和地址。
互联网泡沫持续了大概18个月,2000年这个泡沫突然破灭了,纳斯达克指数一路跌到了2002年。整个21世纪的前几年,所有的舆论都在批判90年代大家对科技的乐观主义,大家都觉得90年代真是一个疯狂贪婪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泡沫一破灭,所有的资本都不再碰高科技板块。他们觉得高科技板块水太深,不如把目光放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上。之后,这些资本进入了房地产领域,2007年房子的价格炒到了顶峰,2008年金融危机,泡沫再次破裂,。
总之资本对于科技的态度,被90年代末的那次互联网泡沫伤得不轻。企业家们在这次泡沫里学到了四点经验,这四点经验到今天都主导着商业创业领域。
循序渐进丨不能沉溺在宏大的愿景里,一定要接地气,小步勤挪,渐进式增长。
保持精简和灵活丨所有公司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来,不要什么事都去做严格的计划。未来无法预知,一个特别严格特、别精细的计划肯定是又死板又不现实,应该多去做尝试,反复实践,把创业当成一个未知的实验去做。
在改变中竞争丨不要贸然地闯进一个新市场,以现有的客户作为出发点,创业才更有保障。成功者已经创造出被认可的产品,在这个基础上做改进才是个可取的路子。就像滴滴,先做滴滴打车,再平行着拓展出去,做专车、快车、滴滴巴士、滴滴代驾……整个产品线就有了。
专注于产品而不是营销丨应该依靠口碑去实现低成本爆发式的增长,能达到爆发式增长,才说明产品是真不错。
这四点就是现在科技领域几条比较规范性的金科玉律,确实有很多公司遵循这些思路都成功了。但是,彼得·蒂尔在这里完全唱了一个反调——
循序渐进就是平庸保守,应该大胆尝试,精益创业都是扯淡。
就算做了一个坏计划,也比没有计划强。
只要是充分竞争的时候都很难赚钱,一个新的公司从一个已有的市场切进,凭什么能赚到钱?赚不到钱还谈什么开拓已有的市场。
想不投入营销费产品就会增长就是天方夜谭。
彼得·蒂尔认为,要想建立新一代的企业,就必须扔掉之前陈旧的教条。资本在科技进步上吃过亏,于是裹足不前,甚至谈科技色变,都是反应过度。业界对互联网泡沫总结出来的这些方法论也是一种过度反应,未来需要的还是敢于不走寻常路,敢于从科技领域切入,做从0到1的垂直式进步的创业者。能抓住未来的人一定不是随大流的人,随大流的人永远只能干从1到n的事,要想做成从0到1的伟大事业,就必须回归到垂直进步的思维模式上来。
(扫码关注小程序,收听更多的泛商业类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