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丰富的健康养生文化,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和古代思想意识的代表———儒、道、佛三家文化因其广泛的影响力与康养旅游观已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1:道家文化奠定康养旅游观基本理念
(1)以养为主。道家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都是为了达到祛病延年、“全命保生”的根本目标。东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中就对养生方法和思想作了大量论述,南北朝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一书因蕴涵丰富的道教文化及养生学思想,被收入到明代的《正统道藏》。这些典籍都明确地提出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第一要旨,与康养旅游观中的养颜健体、修心养性完全契合。
(2)以积精、炼气、养神为基础。道家认为构成生命本源的“道”以“气”的形式出现,且精源于气,那么“道气归根,愈当清净矣”。天师道秘典《老子想尔注》称:“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即说明了积精养神的重要性。《老子·五十九章》讲“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的“事天”,不能极尽聪明、智识,否则费神劳力,要爱其精神、智识,即蓄精养神。康养旅游所达目的同样如此,以良好的物候条件、生态环境为基础,让游客能够藏精炼气养神,精气充盛,自然“内外固密”,不易生病,使人神清气爽。
(3)以顺乎自然、依乎天地为途径。道家崇尚自然,凡事要求顺应自然,以无为治之。《道德经》就深刻体现出养生文化的核心———效法天地,以自然为法则,要求人不做违背自然规律之事,以求达到“清静无为”和“少私寡欲”状态。同时继承老子思想又有所发展的庄子,也认为人须顺乎自然,依乎天理,并强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以追求平和明静的心态为理想目标,这些都是康养旅游观的基本理念。
2: 儒家文化丰富康养旅游观理论内涵
(1)孔子作为儒家的师祖,提出了很多关于健康养生的理论,如“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等真知灼见进一步丰富了康养旅游观的思想内涵。孔子一生倡导“仁者爱人”,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来加强人性修养,培养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达到博大宽容、中正平和的人格境界。“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君子修身养性的最终目的。“仁者”不仅在行为上遵礼,思想上至善,心胸上更是宽广、坦然,因而实现“仁者寿”的养生目标。
(2)儒家崇尚“中庸”之美。《中庸》记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即追求一种恰如其分的状态,要求人不冒进、不退缩,稳妥为上方能成事,最终达到“致中和”,实现事物的整体和谐与完美;西汉董仲舒同样认为“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就要求康养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调节自身心态,以平和心对待身边之物,才能实现“和者寿”的养生目标。
(3)者孟子的《尽心》写到“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即养身重在养心,养心重于养性,因此养德养性与养生是统一为整体的。把这种养性观融入康养旅游理念之中,即是通过养性达到养生的目的。可以说儒家的修心养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心理养生的方法,对丰富康养旅游观的理念内涵有很大的影响力。
3:佛家文化促进康养旅游观理论发展
(1)佛教讲求禅定。具体是指“心一境性”,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专注一境,目的为净化心理、锻炼智慧,是一种调节心绪的手段和方法。维摩诘居士说:“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净土净”。《景德传灯录》记载“安静闲恬,虚融澹泊”,“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心常欢悦,无不适之事”。佛教侧重通过调心来完善人格、影响行为,清静养神可延年益寿,与康养旅游观的养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2)僧尼修行需严格遵守佛教的清规戒条,要求修行人的意念、言语和行为务必符合道德规范。如《增一阿含经》所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释加牟尼也强调“以戒为师”,这就要求修行者做到乐善众施利他,是谓养德。康养旅游者可以学习佛家调节心绪、持戒清修等方法来内化心灵,转变思维方式,抛却执念、烦恼以求洒脱离世,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与豁达。
汤俊,现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
旅游项目要规划,要方案,怎么办?
点击下面“了解更多”进行咨询或者头条号私信联系
公众号: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