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作者: 陈孒枚 | 来源:发表于2021-08-14 20:43 被阅读0次

038  陈雪

本周跟着书友们读《拖延心理学》,对拖延行为背后的三种心理动机中的第一条击中,即争夺控制权的心理动机。

小时候,你本来想做作业,但妈妈走过来说,快做作业去,你瞬间就不想做了。吃完饭,你想去洗碗,结果爸爸走过来说,快去把碗洗了,于是你马上不想去洗了。

其实不是你不想做作业、不想洗碗,你只是不想被指挥、被控制,用有意的拖延来证明自己有控制自己的能力。

小时候本着这样的争权心理,我们对抗父母。没想到过了几十年,我们的孩子又是同样的心理来对抗我们。家长越是强调的,他越是拖延!父母的控制欲,让孩子养成了拖延症。

我们经常感叹,好多大人基本不管的小孩,人家学习自觉,勤快又懂事,不用大人操心。我们这样负责任的父母,为什么会养出不听话的孩子,想想都心痛。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很难,但我想起了前不久看的书《被讨厌的勇气》,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里面给出的方法是:课题分离!

分清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孩子的课题,不要干涉孩子的课题。

我们往往因为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就什么都为孩子着想,总是为孩子考虑太多。怕TA吃苦、怕TA走弯路,给TA辅出道路,结果适得其反,人家根本不领情、不买帐,还搞得家庭关系无比紧张。

其实,不光是父母子女存在这样的问题,夫妻之间也有这样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朋友夫妇打麻将,老公上桌,老婆坐在旁边观战,看着看着,老婆忍不住指点说:打这张打这张。结果老公说:你叫我打那张,我偏不打。说着,另抽一张打出去,即使打错也认了。

人人都不愿被别人操控,所以,对于这样的事,只能远远观望,不能干涉,越干涉越尴尬。对于亲密关系的人,只能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尽量去看优点、讲优点,大家其乐融融。同时,自己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到,用行动来影响,而不是用语言来要求。

相关文章

  • 打破你的拖延怪圈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我们做事每每不成,总是拿拖延来说事,拖延成了一个万金油,可真相是怎样的呢? 今天看了简.博克...

  • 小论《拖延心理学》

    不知道该如何写《拖延心理学》的读后感,觉得没吸收到什么东西。“” 不带评论的观察: 第一,我理解了拖延...

  •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013 静待花开

    有点戏剧,这周看这本书《拖延心理学》,可现在才发觉今天是星期天,读后感没有写,拖延症得治。 一边看一边结合自己这两...

  • 《拖延心理学》

    这是第一本描述关于拖延心理学的书。内容主要从何为拖延心理、如何看待拖延心理学、拖延的影响、拖延的历史、如何克服拖延...

  •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听闻《拖延心理学》是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的镇组之宝,书不难读,心理学类的书籍大抵的流程和范式是熟悉的。和《自...

  •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在本书当中作者分析了拖延最有可能的四个成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容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

  •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一、关于“恐惧失败,追求完美” 曾经很是不能理解我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总要拖到考试前一晚上才会匆忙忙的拿起书看几...

  • 读后感-拖延心理学

    page 2 四个拖延最可能的成因: -- 对成功的信心不足 --讨厌被别人委派任务 --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 --...

  •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如何加快我的节奏,节约我的时间。我的理解是: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可观察、具体而存在的...

  •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ge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