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有个异地朋友,家境良好,成绩优异 ,和大家的关系也不错,平时嘻嘻哈哈,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却在学期中旬的一天 ,随父母回了家。原因竟然是抑郁症,严重到无法上学的抑郁症。
在与他通话的过程中,我问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他的病,而他的回答让我心痛不已--
“怕连你也说我矫情。”
“当时我要父母来接我,他们一开始还说是我不太适应,让我再坚持坚持,到后来我再说的时候,我爸爸说,‘你一个大学生轻轻松松的,有什么可烦恼的呢?我每天上班都没你这么难受!不要这么矫情!坚强一点!’当时我心里的委屈简直像火山爆发了!为什么连自己的爸爸都不愿意给我一个休憩的机会!”
幸好后来他及时和老师沟通,又再次和父母理性的说了自己的情况,回家就诊了。
图片发自佛莱斯为什么?老师家长口中的伊甸园,竟让一个看上去没有任何理由发病的人,如此痛苦?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发病原因。
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于我们不容易看到的方面。
“放逐”后的手足无措.
从初中刚刚成熟开始,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家长老师的照顾,衣服有人洗,被子有人叠,饭有人做,甚至内衣都是妈妈来包圆的。不管任何事,哪怕多么应该自己动手,只要和学习无关,家长都会帮你做。不管任何事,哪怕能很好的锻炼提升自己的人格,只要和应试无关,老师都会建议家长不让你去做。
“上了大学,你随便做你想做的!”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只鸟刚刚长出健壮的翅膀,就把它们用厚厚的布包裹起来,几年以后再放开让鸟儿飞,哪怕是雄鹰,也一定无法飞的稳!
同样,对自己的生活几乎没有照料经验的我们,又怎么能驾驭完全?这个时候,有些大学生就会手足无措,生活都生活不好,如何学习!
“衔接年龄段”的紧张害怕
为什么说大学是一个衔接年龄段?
一句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不再是象牙塔中的青涩少年,也不是适应社会的成熟青年,在这个衔接的年龄段,怕自己走的慢了,以后无法适应社会,又初出茅庐,心有余力不足,担心着就业,担心着专业。
心里虽还住着一个半大的孩子,却每天挺起胸膛,游走在这已是“半个社会”这已是“半个社会”的校园。
看着优秀的学长学姐,出国的出国,实习的实习,优秀的同学,演讲比赛,校级干部,左右证书......
这一切新鲜的吸引,又何尝不是一种压力!
图片发自佛莱斯只能告诉自己努力再努力,孤独奋斗在深夜的图书馆,关注一切能让自己变好的公众号,连睡觉都会不由自主的念出自己想读研的大学名字。书页翻动,钟声滴答,抬头想想,这一次,连一个管着自己的班主任都没有了,父母也越来越给与我们自由,真是,要长大了呢。
而这需要少年多少的勇气,多少的努力?可一点也不比高考轻松,因为这一次,我们几乎就是一个人在奋斗。
02
回到家以后,朋友在少量的药物扶持下,梳理自己的生活,向父母袒露心扉,把心中的压力与纠结抒发出来,两个星期,回到了校园。
“再也不盲目的给自己压力了”,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长,也有自己要追求的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跑的不快,我可以允许自己慢一点。”
后来,他开始跳舞,并十分乐在其中,对于自己的成绩,他只求问心无愧,努力过就好了。
渐渐地,心情变得轻松,甚至比以前更有成就感,当他第一次上台表演,完整的呈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聚光灯打在他身上,他眼中流下了泪,只不过与前几个月不一样,这泪中,没有无奈,痛苦,而是痛快的泪,开心的泪,自豪的泪!
是的,我不会跟他说,他很矫情,因为我懂那份想要自己优秀的心,我懂一个大学生奋斗的心,他想要出彩,但是没有人告诉他,不要跑得过快。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大学生,请你不要浅显的相信他表面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不要想当然的觉得他就过得十分愉快轻松,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就处在一个春暖花开伊甸园。
聆听,感受,不随意断定,不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和我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大学生们,请你们允许自己走的慢点,允许自己干喜欢的事。而大学生身边的人们,我想说,我们不是在伊甸园里,我们的泪与痛也真实的存在着,请你不要觉得我们有多么轻松,我们并没有,我们也是苦行僧,在这天地之间踏踏实实的踩着自己的每一个脚印,为自己开辟着一个得之不易的未来!
图片发自佛莱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