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150977/1729347eaddf58a1.jpg)
人这一辈子都有些关口得过。过关时间有早有晚;而关口也因人而异,涉及工作、家庭、亲子、健康、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作为青年人必不可少的那一关就是青春期。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经典的青春史诗,作者从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切入,叙述中学生霍尔顿十六七岁时的那段青春叛逆故事和心里历程。据说这本书影响了几代人,而每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
这本书对我来说比较新异,让我震惊也让我欢喜。塞林格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我喜欢他自由舒畅、接地气的表达,行文幽默诙谐又流畅,常常是读着读着就笑出声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50977/f35ddb65610bdd41.jpg)
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境优渥,兄妹四个。弟弟艾里聪明可爱学习优秀,不幸得了白血病早逝。母亲因悲痛不已而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哥哥是个不错的作家,妹妹菲苾机灵活泼可爱 ,门门功课皆优,深受主人公的宠爱。
霍尔顿·考菲尔德是家里唯一一个不爱读书、把说谎当成说话的少年。在十六岁这一年,他个头猛窜,一米八八,但行事总像十二三。
圣诞节前,他被潘西学校开除,这是他被第四个学校开除了。他被正式告知圣诞节后不需返校。而以前他离开那些学校时丝毫都不知情,这让他痛恨。
这次当他从纽约参赛回来,一下车他就爬上山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门大炮旁默默向学校告别。
十二月的天很冷,“冷的像巫婆的奶头” ,冷得“像在地狱里一样”, “耳朵也疼的厉害,手上的指头动都动不了”,主人公的屁股似乎也要被冻掉了。霍尔顿在寒冷中默默眺望着学校,他并不喜欢潘西学校,他认为学校根本没培养出什么人才,但现在要离开了,他却也有一丝丝的不舍。
文中这时有个精彩触动心灵的表达,抒发着 霍尔顿的内心感受。“我不在乎是悲伤的告别还是不痛快的离别,我总希望离开的时候自己心中有数,要不然,我心里就会更加难受。”
读到这里,你完全可以感受出这个不爱学习、疯狂抽烟、满嘴脏话,一次次被开除都不在乎的少年却在内心渴望着尊重。读到这里,我的心也不免有点沉重。
这是个矛盾尴尬的事件,每个学校里都难免会有这样或类似这样的学生,每个班也都有最后一名。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值的人深思。 青春期不光是个长高了,同时心里也在渴望着自己拥有和成人一样独立的人格、平等的权利。即便他成绩不好、毛病多、不招人待见,但我认为他们应该得到一个“人“该得到的尊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50977/faec43557b785eac.jpg)
离开山顶,霍尔顿跑向历史老师老斯宾塞的家,去与他道别。老斯宾塞七十多岁,和善严肃,是个历史老师。他的背已驼、身体姿势难看,他曾请霍尔顿和几个同学在家喝热巧克力。
这一次他给霍尔顿分析试卷,告诉他,你什么都不会才给你了个不及格。浑身散发着老学究气息的老斯宾塞想给霍尔顿一些帮助,可霍尔顿觉得他们之间,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距离太远,无法沟通,最后他感谢过老师匆匆逃走了。
这就是小说的开头,它开启了霍尔顿那段荒唐叛逆的青春期。
阅读开始不久,我就沉浸在幸福的心流之中。不时地勾勾画画,在这抒发几句,在那圈点几笔。我喜欢用红笔把那些此起彼伏的精彩句段勾出来,读一遍,笑一次,感叹一回,并从中悟得了点幽默表达的技巧,真好。
霍尔顿这段桀骜不驯的青春里到底经历了什么,能带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呢?敬请期待下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