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著阅读
漫漫书信里看一个父亲的蜕变——《傅雷家书》跳板型教学设计

漫漫书信里看一个父亲的蜕变——《傅雷家书》跳板型教学设计

作者: 史丽芬 | 来源:发表于2020-01-24 11:34 被阅读0次
    傅雷父子在书房聊天,母亲织毛衣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 马 邮件都很慢

    车 马 邮件都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歌曲《从前慢》

    现在科技发达,联系便捷,短信电话,微信语音,视频聊天让远在天涯海角的人们都如在眼前。可是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却越来越远,或许因为联系太方便,反而没有那么多的离愁别绪,也没有那么多的伤感思念,更没有在纸上与深爱的人秉烛夜谈的满足。每天接受的信息越多,越不在意字里行间的情谊。

    在科技还不发达的过去,书信成为人们交流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些对着信纸慢慢梳理内心情怀的日子是何等的幸福,在焦急的等待中,收到对方的来信又是何等的惊喜?写在纸上,融在字里行间的情深意切又岂是一个视屏电话能表达出来的。

    悠悠岁月,茫茫大海,这些朝时期在遥遥数万里的两地之间,把父子的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一封封书信。“1954年到1966年,爸爸给哥哥的中文信件共190封,妈妈的信也有百余封。”傅敏这样回忆到。

    在这300多封的信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儿子成少不经事的少年到学有所成的青年再到成家立业、事业有成的中年等人生阶段的蜕变,我们也更感受到傅雷本身作为一个父亲的蜕变。

    傅雷初期育儿思想

    “正如他在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他对待幼小的孩子也是十分严格的,我很少看到他和孩子嬉戏逗乐,也不见他对孩子的调皮淘气行为表示过欣赏”,“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所以“孩子在父亲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这是傅雷的好朋友——楼适夷对他的回忆和评价。

    按照现在的育儿观念,傅雷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父亲,有点封建专制大家长的影子,对待子女只有命令和严苛,没有商量和温情。为此,夹缝中的妻子也苦恼不已却无可奈何。

    “爸爸打得我真痛啊。”1979年,傅聪从英国首次回国,与父母好友钱锺书夫妇追忆往事时说。儿时练琴,他边弹奏边偷看《水浒》。父亲在三楼从琴声察觉出异样,下楼一声暴吼,“像李逵大喝一样,吓得人魂飞魄散。”5岁时,他在客厅写字,父亲在吃花生。不知何事父亲火了,顺手抡过来蚊香盘,击中他的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彼时傅聪极叛逆,他不愿练琴,愤懑反抗父亲,“甚至于要出人命”。他还想跑去苏北革命,“学费交给别人作盘缠。人家走了,他没走”。傅敏说,相对性格沉稳的自己,哥哥更多继承父亲的刚烈感性。

    而傅雷面对傅聪的叛逆,全家从昆明迁回上海时就干脆把傅聪一人留在了昆明。此时,傅聪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

    所以傅雷的严格施教让他的朋友都觉得“残酷”至极,很不理解!

    傅雷的原生家庭

    而这一切归功于傅雷的原生家庭。傅雷4岁时丧父,是母亲一人把他养大。一般单亲母亲会比较疼孩子,但傅雷的母亲对他可谓是非常严酷。

    他小时候贪玩不爱读书,她妈妈就拿绳子把傅雷绑在桌腿上,对着父亲的灵牌,要他认罪悔过。

    他温习功课开小差,他妈妈就在铜钱的方孔中塞上蜡烛头,点燃之后,贴在傅雷的肚脐眼儿上,一滴一滴的蜡烛油烫得傅雷哇哇叫,大喊“救命”。

    邻居曹家女主人听到小傅雷的惨叫,跑过来问:“少奶奶,你怎么能对孩子下手这么狠啊,你想整死他吗?”

    傅雷的妈妈确实试过要把傅雷扔到河里,甚至还试过在家里上吊,以死相逼,都是希望傅雷能够“用功上进,好好读书”。

    傅雷在《自述》:“我于1908年3月生于浦东南汇县渔潭乡,家庭是地主成分。4岁丧父,父在辛亥革命时为土豪劣绅所害,入狱3月,出狱后以含冤未得昭雪,抑郁而死,年仅24。我的二弟一妹,均以母亲出外奔走,家中无人照顾而死。母氏早年守寡(亦24岁),常以报仇为训。因她常年悲愤,以泪洗面;对我又督教极严,16岁尚夏楚不离身,故我童年只见愁容,不闻笑声。

    所以傅雷的性格乖张,不善交际可从这段经历中看出原因来。虽然后来傅雷,去法国留学,学识俱佳,无论是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中都取得极大的成就,这仍然无法改掉,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以至于他对孩子们的培养,也沿袭了这种“冷漠”。所幸他最终改悔了!

    傅雷母子

    傅雷教育观念的蜕变

    傅雷极善于反思。这种反思从傅聪离家到北京集训这已经开始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昨夜已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就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重大的错误。”从傅聪离家的那一刻开始,傅雷意识到,他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时时刻刻看着自己的孩子。地理上的距离,反而拉近了他们心里的距离。傅雷第一次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把童年不幸的阴影传达给了孩子,不由万分懊悔。

    傅雷极善于学习。傅雷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不仅在艺术上有高深的造诣,在做人方面更是不断学习,不断追求完美。他甚至肯降低姿态,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并且学以致用,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傅雷善于转变角色。他很快把自己从高高在上的家长,变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成为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知己,和最有力的后盾。“若你缺少勇气的时候,尽管来信告诉我,我可以替你打气;倘若你心绪不好,也老老实实和我谈谈,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但你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烦恼。”因为有相似的出国留学经历,傅雷更体谅儿子孤身在外的苦闷,所以他努力尽己之能帮助儿子廓清一些心情。

    傅雷在给儿子写信

    傅雷善于退让。一个有所成就的父亲是很容易站在某个高度指挥自己儿子的。尤其儿子的经济命脉还靠父亲维持时,似乎更有话语权。但傅雷从未以此而命令过什么。“你对我一字不提,老实说,我是很有自卑感的,因为这反映你对我还是不放心,大概我对你从小的不得当,不合理的教育后果,还没有完全消灭。”长时间收不到,渴盼已久的回信时,仍能站在体谅儿子工作繁忙的角度,渴求儿子能够写份短信告知生活情况,而不至于过分担忧。拳拳之心,感天动地!

    傅雷善于提升自己,跟上孩子的脚步。

    傅雷特别善于学习,虽然大的社会环境和逐渐老去的年龄限制了他们对信息的接受。但傅雷依旧能从儿子的来信和尽可能找到的资料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并结合艺术造诣做深入的研究。“我还不甘落后,还想事事处处追上你们,了解你们,从你们那儿汲取新生命、新血液、新空气,同时也想竭力把我们的经验和冷静的理智献给你们,做你们一支忠实的手杖!”所以他渴望收到孩子的信件,不仅仅是想了解傅聪的生活状态,更是为了和付聪探讨艺术上、人生中的种种问题。“除了你,没有人再和我交换音乐方面的意见,而我却一天天的衰老,还是想多吹吹外面的风。”正是靠这样的共同话题,父子间才能互通三百多封信件。如果没有政治意外,相信他们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深入思考和精神财富!

    正如傅雷所说:“共同的理想热情需要长期不断的灌溉栽培,不是光靠兴奋时说几句空话,所能支持的,而一本正经的说大道理,远不如日常生活中琐琐碎碎,一言半语来的有效。”他们父子成知己,靠的就是在漫长岁月里那一封封情深义厚的书信交往。

    傅聪的教育观念

    傅雷特别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影响到傅聪的教育理念,他时时提醒:“我教育你的时候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我过去的错误,要是能使你避免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可以减轻几分,你受的痛苦不再实,至于他人,你也不算白白吃苦。”“你要是能不让爸爸的缺点在你身上发展,便是你对爸爸最好的报答,也是对你的下一代尽了很大的责任。”

    傅聪儿子凌霄

    我们无缘了解傅聪的教育,但从字里行间也可看到“可是他比你,幸运,因为有这一个跟开明跟慈祥的父亲。”傅聪的父性要不自己的父亲浓很多,也更细腻真挚,有母亲的影响,但我觉得父亲这面镜子也功不可没!资料里说:“傅聪二子均喜爱音乐,可惜未能继承父亲衣钵。”我到觉得这是幸事,说明他们做了自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欢喜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漫书信里看一个父亲的蜕变——《傅雷家书》跳板型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uc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