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著阅读
第953期【教学设计】

第953期【教学设计】

作者: 三人行语文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1-11-09 15:16 被阅读0次

          亲近这样的鲁迅

                                    文/王晨阳

【学习目标】

1. 通过速读、精读与默读,了解《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少年与青年的人生经历。

2.深入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整体把握《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形象。

【导入】

本学期我们读了《朝花夕拾》。该书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施蛰存先生甚至认为它是鲁迅最好的作品。然而,由于鲁迅的文字和语言比较晦涩,同学们读起来、理解起来就显得比较费力。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能从文字的背后隐约地感受到一个鲁迅形象的存在。说起鲁迅形象,有人这样评价他: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毛泽东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朝花夕拾》,去理顺鲁迅的人生经历,进而把握鲁迅的整体形象。

童年是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童年是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的美好时光,那么鲁迅拥有怎样的童年——

一.童年的天真

1.速读《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6篇文章,找出鲁迅小时候都玩些什么 想些什么。

【自主学习要求】

1.限时5分钟。 2、圈点勾画鲁迅小时候玩的内容、学的内容和想的内容,并做简单的概括。 3、鲁迅小时候玩的内容、学的内容和想的内容,文中涉及到哪一方面就圈点勾画哪一方面,不必面面俱到。

玩的内容:百草园——捉虫子、拔野草、雪地捕鸟 三味书屋——折腊梅、寻蝉蜕、描绣像 看五猖会、玩具

学的内容:习字、对课、四书五经、收集绘图、《鉴略》、《花镜》、《二十四孝图》、“不耐烦”的规矩

想的内容:飞蜈蚣、担心父亲的病、问“怪哉虫”、盼望《山海经》、想去看迎神赛会时父亲让我背书、听完二十四个孝的故事后,才知道“孝”如此之难.

    2.请用这样的句式造句“童年鲁迅是《        》中那个(        ) 的(          )的孩子” 。

{第一空填篇名,第二空填事件,第三空填性格。}

例:童年鲁迅是《 五猖会 》中那个(收养隐鼠 )的(  善良 )孩子。

“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
吸收五千年的磁场
有传说中的神奇和积蓄的锋芒
一根傲骨无法隐藏神的智慧的力量
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
散发五千年的磁场
习惯了后发制人赢了还说承让
带着无限梦想和希望像条龙一样飞翔”

      过渡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童年时光转瞬即逝,鲁迅一天又一天地长大,泥墙根也一处又一处地被破坏。百草园已经离他远去。童年鲁迅已经长大,他逐渐地面向了社会,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来看——鲁迅的青年。

二.青年的自立

鲁迅“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藤野先生》主要写了促使鲁迅思想转变的是哪两个事件?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看电影事件

【背景助读】

      “…便渐渐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 …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选自《呐喊自序》

鲁迅最终弃医从文,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弱、麻木,使他深感到: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维系在一起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过渡语:青年鲁迅做出的人生选择是“弃医从文”,因为他觉得学医并非一件要紧的事情,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壮,也只是做毫无民族情感的、麻木的看客,所以第一要务是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而最终能改变精神状态的就是文学。为此,中年鲁迅开始用手中笔去呐喊。那么,中年的鲁迅都呐喊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中年。

三.中年的呐喊

默读:除了回忆童年时代的生活状况、青少年时代爱国思想的形成过程,鲁迅在书中还表现了他对社会怎样的思考与批判?

【小结】

《二十四孝图》中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丑恶和残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的束缚、压制和摧残;

《无常》一文中采用《聊斋志异》的讽刺笔法,揭露了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嘲讽了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

《父亲的病》中有力地痛斥了那些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庸医;《琐记》中刻画了洋务学业的“乌烟瘴气”;《藤野先生》则入木三分地勾勒出昏庸无耻、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四.小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953期【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nm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