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11
昨天看了几张侄子做的卷子,然后问了他一些问题,发现了他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我想也是他现在遭遇瓶颈期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共性问题,写出来共勉。
我认为要想提高成绩,每周除了学校作业再做几张卷子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侄子每周都会额外做几张卷子,尤其是他马上要参加生物和地理中考了,这几周每周都会做一张地理卷子和一张生物卷子。
自从开始准备这两科中考以来,就他的生物基本上保持43-45之间,地理保持在41-43之间,满分50,始终不能突破。
我这学期一直也比较忙,没时间陪他一起分析卷子(还有一个原因是地理生物知识我很多都不会),每次问他,他都会告诉我某一个题型他没见过,然后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也没时间坐下来和他好好分析,就不了了之。
但是我一直很好奇,不就那点知识吗,为什么刷了这么久的题,还是搞不定,如果说分析题,关键词错了点,被扣分我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扣分应该不会超过5分,也就是想考到45分以上并不难,可是他的地理很少做到过。
昨天下午我去看他学习刚好看到他的地理卷子和一张数学卷子,就顺势陪他做了一个分析。
先看了地理,看了他做错的几道题,有2道,问他的时候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应该是很简单的题。还有2道,是我问他的时候他一直在强调题型没见过,或者说题出得不好。
先看了题型没见过那个,是一张卫星拍摄的地球,让判断是白天还是夜晚拍摄的,他说之前见过夜晚拍摄的,能看到很多灯火。可是这次是一片白光,结果他仍然判断是黑夜拍摄,说是没见过就懵了。难道和见过的黑夜拍摄的图像不一样不应该蒙白天吗?
题中给的材料是山西重点发展甲醛燃料,然后问制取甲醛主要的原材料,他犹犹豫豫还是答错了。可是我作为一个外行,看人家给的图标,制取甲醛的原材料煤炭占了60%多,煤焦油占了16%(大概),难道不应该填煤炭吗?我问他的时候他居然说没看见那个扇形统计图。
还有一道分析题,明显分析和题目就差很远,这些在做完卷子,对完答案之后就封存了。这样刷题又有什么意义?又怎么可能提高?
再说说数学,这是我擅长的领域。
因为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说最后一道没有做出来。于是我就只看了最后一道。
那道题对他来说确实有点难,关键的是他看完答案之后,我问他,他仍然不能答出来,就更不用说,答案那样做背后的原理了。
那是一道动点问题的题,第一问我没看。第二问的是怎么才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容易想到关于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我不知道他想到了没,能感觉到他看到题直接懵了,很可能没有想到。
然后才是难点,知道了怎么做,关键是怎么求那些点的坐标。一个需要用到平行线的一次项系数相同这个知识点,一个需要用到代入法,用字母代替数进行计算还很可能会有分式。
第三问需要用代数式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总之不管哪一问,计算量都有点大,而且比较麻烦。我想这也是他没有去认真分析订正的原因,如果我没有去检查或者追问,估计他就会不了了之。
分析这道题,以他目前的水平,想要把这道题弄懂,至少需要30分钟以上,而且还只是简单的弄懂,想要熟练运用答案中的解题方法,一周内至少要3次以上重做。
这是大多数学生无法提高的原因。花了很多时间刷题,却只是为了刷题而刷题,做过之后,会的还是会的,不会的还是不会的。没有去想刷题究竟是为了什么,刷题的时候,不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而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结果可想而知。
对于这种题,一定要重做,看完答案之后,不是订完了就结束了。一定要自己独立重做一遍,然后对着答案再检查,不断优化步骤,直到和答案差不多为止。
我想说的是反思非常费时间,但是很值得。一个人要想突破瓶颈或者大幅度提高成绩,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投入时间,一般来说投入时间越多,收获也越多。另一个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而反思就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工具,整理错题道错题本上就是一种反思形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