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加了一个晚上的通宵,3万字的论文才写了不到三分之一。
24小时的通宵达旦,一半在工作,一半在写作,如果说论文也算写作的话。鉴于这学期是硕士论文答辩的最后一学期,逾期则要申请延期答辩,后面的程序复杂而不招导师待见,还是不要延期,按时毕业才好。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带娃,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可以说,很多时候对自己的犒劳就像是从牙缝里挤牙膏一样,吝啬而又艰难。比如说,我很少有闲暇出去逛街,买菜有一阵子是在下班后去单位附近的生鲜超市,有一阵子是周末了去离家不远的永辉超市。每次买都是一大堆,差不多都是全家一周的量。自己逛街买衣服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记得春节前有一次买衣服,也是下了班匆匆忙忙去商场,大致挑选了一下,一次性买了三件外套;还有一次也是晚上十点过了之后,商场陆续要关门了,从头到脚选了一通,匆匆结账后离去。要说我把时间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好像除了工作和孩子,也没干多少正经事情。也许我还是不太善于合理安排时间,没有很好地自我管理。
按照这样的节奏,我确实没有太多精力去操心写作的事。但有趣的是,越是忙碌越是对写作痴迷,也许我就是这样一个喜欢自虐的人,明明可以活得很慵懒,却总是有一种紧迫感,忙起来的时候才会感到安心和充实。这也是一种没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的体现,或者还有一点点焦虑在里面吧。我想,我这么通透的一个人,为什么总是在自己的问题上面犯糊涂呢?可能是自己对未来的期待还没有达到,现状离预想的还有一定的差距,才导致看到高处的东西总想要去跳一下够一下。就像写作,明明有的时候不想写了,但还是要不断告诉自己,你可以,你行!
有人说日更词穷,其实我也有同感。毛主席说过,世上怕只怕认真二字。有人随便写写,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没有字数和质量的限制,想哪儿写哪儿,只要满一百字就发,甚至还有人直接复制粘贴别人的文章滥竽充数,这样的人也成为了日更达人。但是这样的“达人”我宁愿不要,我相信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和我一样,不愿随意,不愿将就,每一篇都是呕心沥血,甚至绞尽脑汁,每一篇都是自己真实情感的输出和智慧的凝结,不是谁随随便便几行字就能比拟得了的。况且,那种没有含金量的日更,反而是一种精神浪费,始终无法长久,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无甚提高。倒是平时就注重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平时对生活多观察,遇事多思考因果和逻辑关系,这样在文字表达的时候,就能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岂不快哉?放弃很容易,坚持一定很难,但两个极端呈现的东西也一定是天上地下的差异,想要哪一端,得自己去考量。
所以说,写作,真的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读过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人大抵都能明白,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他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用了心的,每一个段落的前后顺序,每一个人物的设置和出场顺序,还有每一副生动画面的描述,都是作者每一根神经和每一个细胞高度集中而铺设和创造出来的,文中的每一次笑每一次哭,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真切经历。当然,这一切的努力还少不了高度的自律能力,只有能够约束自己行为的人,才能闯出一片真正的天地。
凡是没有被自己感动过的人,也一定写不出感动别人的文章。凡是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都是生活的提炼者和艺术生命的缔造者。
在写作上执拗的人,有时候更可爱,也活得更生动。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所以,继续较劲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