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懵懂 男孩

作者: nine坏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11:33 被阅读66次

    家有初二男孩

    最近看到好几个贴子,都在传递如何与青春期男孩子相处的经验。

    我和朋友家里同样都有一个初二的男孩,所以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都会互转学习--

    我们往往会叹口气,再舒一口气,然后平静的说:看来,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每每和家里的小子发生战争后,都有种想扔掉他的冲动,想想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好?

    然后看到此类文章便多点安慰--原来,别人家里的初二男生也一样难搞。

    初二的男孩,大多13-14岁,正处于青春期,也就是叛逆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开始反对老师、反对父母的安排和意见。

    严重者甚至到了不能碰触的地步--写作业要关上房门,甚至上锁;多问一个问题,就能引发一场家庭战争;老师无法再以师长的姿态说教,他们往往能就一个问题与老师辩个天昏地暗。

    所有人都在说:初二的男孩子难搞、再温顺的孩子到了叛逆期也让人无法忍受。有时候甚至觉得他们的反对毫无道理,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为了能够与孩子和谐共处、为了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成为他们的助力,我们会去看许多书、请教许多专家,但事实是--

    在我们得到足够多的方法时,我们发现自己,仍然无法和家里的青春期男孩子很好的沟通。

    他依然叛逆自我、我们依然一说话就起争执,母子(父子)关系紧张不已。

    2

    过来人的经验要怎么学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方法、明白那么多道理、甚至还有专家在身边指导,仍然无法与青春期男孩进行顺畅的沟通呢?

    究其原因,无非如下几点:

    别人的经验都有其独有性,即便孩子叛逆的表现形式相同,也并不代表他们叛逆的原因相同。

    每个孩子的个性、成长环境、家庭结构与成员关系、与家庭其它成员既往的沟通模式都不相同,而这些,决定了在他的青春期,你们可以以什么方式相处。

    所以我们在看案例和经验时,其实首先要看案例的背景与我们有多少相似度?经验提供者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是什么--背景相似的经验才有借鉴的价值,而解决问题的思路远比方法更重要。

    比如说:

    某位过来人说:

    不要和孩子聊学习,只管做好后勤服务,管好孩子的吃喝,聊聊天气足球、问问学校的开心事儿,这样就不会爆发战争了。

    而实际情况是:

    如果家长与孩子以往的沟通模式是严肃型的,极少聊业余与活动,还有学校的八卦,若是突然转变画风,孩子真的不会相信你的,他会认为你在想办法打探消息。

    所以对于严肃型沟通模式的家庭,画风的转变需要慢一些,可以从权威压迫式沟通,往民主式沟通的方向转变。

    再者说到不聊学习,对于自己有目标的孩子,家长确实不需要多提醒,这时候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也在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大人的意见不太听得进去。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给孩子摸索试错的时间,直到他找到合适的方法为止。

    而对于完全没有目标的孩子,家长如果完全不管学习,则不可行--

    对于原本学习不主动,又没找到适合学习方法的孩子,家长必须要帮助和提醒,当然,前提找到适合的沟通方式,让他能够听得进去。这方法,也包括粗暴的强制,因为有的孩子确实吃这一套。

    对于那种有自己的目标,也有学习的意愿,但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家长则需要保持与孩子的沟通,达成一个共识的目标,并参与孩子计划的制定,在合适的时候给孩子提醒。

    比如说我们家孩子,经常会和我说这句话:

    不学习的时候,我总想好了要怎么去学,要学的时候,又不想学了。

    你提醒我的时候,我会很烦燥,想发脾气,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压着脾气也会听你的。

    如果是我们商量好的事情,你不要管我发脾气,你要坚持。

    孩子的话告诉我们:该强硬的时候一定要强硬,不要怕和孩子起冲突。有时候温柔解决不了的问题,强硬可以。(此方法只适合平时与孩子沟通良好,愿意讲道理的孩子)

    所以说,对于别人的经验,我们需要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适用,一味反对和全盘接受,都行不通。

    而在这经验里,实际上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思维方式,而并非实操办法。

    在我看到的所有经验里,有两点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一:给孩子正确的定位,然后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不与他人做比较。

    父母对孩子的定位,总会比实际的要高,这个定位与实际的差异,就会让我们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并产生焦虑。

    而我们心里认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优势并不在一个地方,却仍然希望在比较的时候,自己的孩子每一点都比别人好,因此又产生了比较焦虑,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孩子的敌人。

    而越焦虑,就越忍不住要去批评孩子、教育孩子、指责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逆反才怪!

    所以,合理的定位、可以达到的目标,是我们心平气和沟通的基础。

    第二,看到孩子的不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试想:我们自己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然后我们的父母这样问:今天工作都完成了吗?上司下达的目标达成没有?你在公司有没有努力工作,与同事搞好关系,与客户保持沟通.......

    这时候的我们一定会烦燥得想发疯吧。

    而轮到我们面对孩子呢?

    孩子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回来就问作业写完了吗?孩子是不是一样会很烦燥呢?

    当孩子想要休息放松一会儿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恼火的认为他又在磨洋工,会一边催一边指责孩子效率低。

    想想如果是我们自己,在紧张的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是不是也想放松一下?刷手机、聊天、起来走走,都是常有的是吧!

    大人况且如此,更何况是十几岁、自控能力还不如我们的孩子呢!

    所以,当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的不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能多理解一些孩子了。

    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再和孩子去沟通,效果当然要好得多。

    3

    为什么专家的方法不管用

    我们有时候会就孩子问题去请教教育专家、或心理专家,却发现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大多宽泛通用,听似有理,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专家负责研究的是通识问题,也就是这个年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点与发育特点,而不负责研究你的孩子的个例问题。

    专家知道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表现形式,却并不知道你家孩子的具体情况,所以他给不出针对性的答案啊。

    比如说我们问专家:

    我家孩子这段时间突然叛逆起来,回家就将门锁上,我们推门进去的时候,他好象还很慌张的样子,我们很担心,不知道孩子会有什么事。

    专家会告诉你:

    孩子青春期正经历着主动与父母分离的过程,并通过主动分离,建立与父母的人际边界,是他长大的标志,无需过于担心,要支持他的主动分离行为。

    然而,你没有告诉专家的是:

    你的公司最近又裁员了,你可能是裁员名单中的一员,所以你心情烦燥,回到家里无意中制造了低气压;

    又或者,你与孩子爸爸的关系最近有些紧张,说话不自觉的大声、语气带着指责、放东西摔打状态明显,等等等等。

    而这些,可能是引起孩子通过关门来逃离现场主要原因。

    专家说得没错,但你若听专家的话对孩子此时的情况置之不理,对自身行为也没有改进的话,孩子会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变得压抑沉默、也会找到另一种渠道去发泄诉说,而这些等你知道的时候,或者为时已晚。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必须自己全面分析后,找到孩子变化的真实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靠着给专家不完整的信息而得来的答案,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方向全错。

    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尽可能的给专家更完整的信息和更全面的场景介绍,这样你得到的答案才会更准确。

    所以,无论是前辈的经验也好、还是专家的方法也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人是我们,我们应当做那个最了解孩子的人。

    借用他人的经验与智慧,做自己的判断与分析,找到与孩子相处的最佳方式,我们一定能和孩子一起度过让人崩溃的初二现象。

    4

    孩子在长大,我们要跟上他们的步伐

    实际上,在成员关系平稳的家庭里,家长与孩子的矛盾主要源于:

    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孩子的要求与孩子的目标不一致

    知道孩子长大了却仍学不会放手

    不理解孩子的世界,看到他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就会焦虑

    有时候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的想法,了解他的交友与兴趣爱好,你会发现孩子与你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他并非如你所想没有目标,只是他的目标或许与我们的期望不同,所以他选择不说;

    所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努力理解他自己的目标,我们要做的是关注他的行为是否与目标一致,并适当提醒;

    他并非无法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机会去处理,其实只要我们放手,我们就会有惊喜;

    曾经我习惯于将所有的学习计划都帮孩子列好,每天早上干什么、在学校课间干什么、晚上回来干什么,等等,就是担心他无法考虑周全,会落掉重要作业;

    而实际上是:你列你的,他做他的,根本不予理会,后果是你焦虑怒吼,他委屈麻木。

    后来干脆不管,提出让他自己作计划,结果是:他能将每项功课列到精确的时间表里,同时也会考虑我的要求,在计划里留出调剂时间;而跟着自己的计划去学习,学习效率至少高了20%;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再不为学习而扯皮了。

    (当然在要事为先,紧急且重要的计划排序方面,他仍然做得不够好,为将自己喜欢做的给更优的时间排序,但这个真的无妨,首先养成计划的习惯,再者养成执行计划的习惯,最后学会做更优质的计划,给他机会去改变,对不对!)

    理解孩子的世界,我认为这是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最重要的一点。

    孩子是一个正在快速长大、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

    除了学习,他会有许多兴趣与需求:比如说他需要交朋友、需要发泄青春期过多的精力、需要了解除校园之外的世界等等。

    这就意味着,他的生活不可能只有一张书桌--

    他会玩游戏、会去了解朋友喜欢的东西并与朋友交流、会爱上一种运动或参与你认为的那些不务正业的活动、浏览网页看吸引自己的新闻。

    这些是一个正常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我想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的身份,而剥夺他们这些活动的权利。

    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引导、支持。

    当你成功进入孩子的世界后,你会发现,他其实非常乐于与你分享他的世界,并且会偶尔征求你的意见,你们不会因为观点相佐而剑拔驽张,相反你们会因为一个共同的话题,谈得难分难舍。

    孩子也会因为与你的沟通,学会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去理解他人的观点。

    在他成长的青春期,有个这么近的、可以与他沟通的人,对他来说该是件开心且有价值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懵懂 男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lk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