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岁,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征召明世务,精通圣贤治国之道的人才)者,县次续食(沿途官府供应食宿),令与计(计吏)谐(结伴而行)。
[白话文]
这一年,征召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由地方政府安排与每年进京交薄册的计薄使者一起进京,沿途各县负责供应饮食。
[解读]
这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求贤令”。
【原文】
菑川人公孙弘对策(答对策问)曰:
“臣闻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视官爵行赏而百姓向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不严刑峻法而百姓并不违反),躬率(领导者亲身表率)以正则遇民信(对待百姓讲信用)也;末世贵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夫厚赏重刑,未足以劝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则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则赋敛省;不夺民时,不妨民力,则百姓富;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尊贵,威严);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音:群,因有顾虑而知道进退);罚当罪,则奸邪止(被制止);赏当贤,则臣下劝(劝勉)。凡此八者,治之本也。故民者,业(有事可做)之则不争,理得则不怨,有礼则不暴,爱之则亲上(亲附皇帝),此有天下之急(紧要)者也。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
[白话文]
菑川人公孙弘回答策问说:
“臣听说上古尧舜之时,并不注重官爵和赏赐,而人民都互相勉励向善;不注重严刑峻法,而人民并不违法乱纪;为什么呢,那是在上位者率先垂范,立身正直,对人民讲信用。后来的世道呢,贵爵厚赏而人民不能向善,深刑重法而作奸犯科不止,为什么呢,因为在上位者自己就立身不正,对人民也不讲信用。所以说,厚赏重刑,都不足以劝善而禁非,唯有一个‘信’字而已。所以,能任命有贤能的官员,让他们各司其职,去掉那些没用的废话,则工作可以得到落实;不制作没有实际用处的器物,就不用征收那么多赋税;不要在农忙时节征发徭役,不消耗浪费人民的劳力,则百姓可以富足;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有尊严;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有次序;处罚有罪之人,则奸邪止;奖赏贤德的人,则群臣相互劝善。以上八条,就是治国之本。
“所以,人民各有各的生业,就不会起争执;凡事都有讲理的地方,就不会有怨气;能得到以礼相待,就不会暴虐;能感受到国家对他的爱,就会对在上位者亲近,这是有天下者的急务。礼仪,是人民所服的,再顺之以赏罚,人民就不会犯禁了。
【原文】
“臣闻之:气同则从,声比则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故阴阳和,风雨时(风调雨顺),甘露降,五谷登(丰收),六畜蕃(繁殖),嘉禾兴,硃草(瑞草)生,山不童(秃),泽不涸(河水不枯竭),此和之至也。”
[白话文]
“臣听说,声气相通则相互应和,如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所以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相应。如此阴阳和而有风调雨顺之和,天降甘露,五谷丰登,六畜繁衍,庄稼美盛,百草丰茂,山不光秃,泽不干涸,这就是和的极致。”
【原文】
时对者百馀人,太常奏弘第居下(太常把公孙弘的策问列为下等)。策奏,天子擢(拔擢)弘对为第一,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白话文]
当时参加策问考试的有一百多人,太常(祭祀部长)将公孙弘名次居下。应对的策文呈奏后,皇上将公孙弘的答卷擢升为第一名,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随时听候传见。
[解读]晨读:《资治通鉴》[168]“公孙弘是伪君子吗?” ——始终站在老板的立场
公孙弘是个儒生,他所提的八条,都是儒家正学,是至理名言,是最有价值,也切中时弊的大道理。汉武帝将他擢升为第一名,似乎是看懂了这些价值。但是,武帝的作为,并不是这八条的思想,可见知行合一之难。
【原文】
弘每朝会议(在朝廷开会议事),开陈其端(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使人主自择(让皇帝自己决断),不肯面折廷争。于是上察其行慎厚(为人谨慎厚道),辩论有馀(善辩),习文法吏事(熟习文书法令和具体的官府公务),缘饰以儒术(用儒家的思想加以修饰),大说之,一岁中迁至左内史。
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不当廷争辩)。常与汲黯请间(单独见皇帝),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
弘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先说好了,一旦有悖于皇帝,就改变原先而顺从上意)。汲黯廷诘(在朝廷公开责难)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不老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说坏话)弘,上益厚遇之(更加厚待)。
[白话文]
公孙弘每次朝会提出意见时,只是列举事实,提出建议,让皇上自己选择决策,不肯当面指斥,也不愿当庭争辩。于是皇上觉得他的作风谨慎厚道,富有辩才,熟悉文法吏事,又以儒术加以修饰,非常喜欢他,一年功夫,就升值到左内史。
公孙弘奏事,不被采纳的,不当庭争辩。经常在皇上空闲时,和汲黯一起请求单独奏事,由汲黯先讲,公孙弘补充,皇上总是非常欣赏,所提的建议都被听取,由此日益亲贵。
公孙弘曾经和公卿们约定一起向皇上奏事,而到了皇上跟前呢,总是违背之前跟同事们约定的意见,而顺着皇上的意思说。汲黯当着皇上的面诘问他:“齐人多欺诈而不实在,你开始跟我们商量好一起跟皇上上奏的意见,到现场又改,这是对皇上不忠!”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皇上赞同公孙弘评价自己的话。左右幸臣诋毁公孙弘,而皇上对他更加优厚。
[解读]晨读:《资治通鉴》[168]“公孙弘是伪君子吗?” ——始终站在老板的立场
公孙弘历史上是个争议人物,就是他是不是伪君子。
有人说公孙弘就是个老滑头,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实际做的是“曲学阿世”,善于拍皇帝的马屁。
我们分析来看:他和一味地曲意逢迎者还是不同。
他是先直道事人,但是,“开陈其端,是人主自择。”我都给您摆出来,您自己选择决策。但是,当武帝不听他的意见,他并既不面折廷争,也不退而求去,而是马上调整立场,站在老板的立场,来帮老板“缘饰以儒术”,所以武帝喜欢他。
他是忠,还是不忠呢?
我们还用孟子立的标准来鉴定一下。孟子说,人臣有事君之臣,有社稷之臣。事君之臣,是忠于君王个人的,社稷之臣,是忠于国家人民的。公孙弘,是先为社稷,后为君王,已经算是忠臣了。这就是他的自我鉴定:“夫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至于公孙弘是“正学以言”,还是“曲学阿世”,还得听其言,观其行,当然,正如公孙弘所言,关键看皇上是什么样的皇上。武帝正,则天下皆正;武帝不正,则天下皆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