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认知升级”这个词非常火。
到底什么是认知升级呢?
认知升级其实是两个词,一个词是“认知”,一个词是“升级”。
1 认知升级是个什么鬼?
可见要升级首先得有认知。有了认知之后还不够还得升级,不然就落后了。斯大林说,落后就要挨打。
可是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认知还不够,更谈不上什么升级。于是有了紧迫感,别人都开始升级了,我还没有认知呢,那怎么能行,赶紧偷偷的认知吧。
怎么认知呢?最快的当然是参加认知培训班了,人家都准备好了,不用再满世界搜索。
各种APP,各种微信社群一查,什么“10天让你突破自己”、“21天快速认知”、“30天改变人生”……,总之各种噱头让你目不暇接。
于是心头暗自窃喜,果然还不算太晚。
如果你这就信了,那我只能问一句:你是不是傻?
我并没有说各种认知班是骗局,人家辛辛苦苦买来三五本甚至十本百本书藉消化吸收,然后总结出来,自然有他的道理。
问题是他有他的道理,你有你的现实。别人的东西未必符合你自己。
2 认知从来都没有升级
有人说找到自己的同频不就行了吗?
可是你知道吗?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天下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
既然是独一无二,方法可以借鉴,认知还得自己来。
其实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提认知升级?
社会在发展,人也在成长。如果不认知升级就是落后,难道自己以前的几十年都是白活的吗?我想没几个人愿意承认。
反过来说,人人都认知升级了,竞争不就变得更激烈吗?于人于己真的有那么大的好处?
如果在革命年代,提出一个口号。有助于凝聚人心,获得号召力,那无可厚非。
可如今连老奶奶倒地都不敢扶的年代,究竟是谁有那么无私,提出认知升级?
我委实想不道,于是不得不提出一个设想。假如这个“认知升级”是那些专门教人认知的培训机构提出来的,是互联网创业创新的结果,那么一切就解释的通了。
之所以提出认知升级,就是要制造紧迫感。别人都认知升级了,问问自己认知够吗?看看是不是紧迫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于是得出了结论:从来没有认知升级,甚至不是让人认知,而是有互联网创业者读了大量的书籍,总结出了无数经验,但是却苦于无法变现,于是想了这么一招,天天宣扬认知升级,目的在于让大家赶紧来买他的课程。
为什么不直接说让你认知呢?
因为你首先会提出怀疑。就如之前说的,难道几十年都是白活的吗?
只要有此一个疑问,卖认知课程的就注定卖不动了。
说认知升级就不一样了。别人都在升级了,你还缺乏认知,这就制造了紧迫感。人遇到紧迫的事,就容易冲动,一冲动就会失去理性,失去理性就会去购买认知课程。
真是奇了怪了。
明明是理性的认知升级,结果却是让人非理性。
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就是互联网营销的创新的魅力。一个简单的词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这就是创新了。
3 那么到底需不需要认知升级呢?
我认为,认知升级是一个大大的谎言,看似非常迫切,但是没有人能够升级。
升级一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玩游戏升级。只要升了一级,各种属性上升一大截,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而认知这个东西却不是个定数,环境一旦改变它是有可能下降的。
认知正确是相对的。有可能今天认可的东西明天就不认可了。不是你的观点变了,而是环境变了。
如果承认在今天适应社会的认知升级是正确的,那么明天一旦不适用是不是还得改口说明认知降级了?这显然很扯淡。
4 怎么办?
认知升级一词应归纳为互联网焦虑症。既然是一种病症,就应该治好它,远离它。
你仍然是你。
今天的境遇是昨天选择的结果。
遇到问题解决就是了,踏踏实实前进比什么都强。别整天搞得草木皆兵。
干万别信不认知升级未来就活不下去的鬼话。那样只会让你把昨天的积累花掉,但还是可能找不到明天的出路,那么说不定未来真的寸步难行。
作可以,但一定得有度。
如果真想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去学就是了。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或者自己的实际环境出发,不要想着是为了认知升级。
人生的结局早已注定会死,生命就在于享受过程,干万别为了虚无飘渺的认知升级把自己搞成神经错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