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开始阅读《阅读7堂课》的第2课“联机阅读”。
早上刚一开读,就看到了这样一段内容: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打了一个比方:“我住在清华大学附近,从我家到最近的书店步行大概要30分钟,而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查阅同一本书,大概只用5秒。5秒和30分钟的区别,就是这20年来信息调取速度的差异——360倍。这样快的调取速度,使我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的内容,这样能让我的记忆量变大很多……我的认知方式逐渐转换成调用只是,而不再是记忆知识。”
明白来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信息都开始联网,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那么我们通过阅读去查找信息,完全应该借助互联网常用的方法——搜索。
所以我们不能狭义地把“阅读”理解为“读一本书”,而应通过阅读获得有效信息。至于这信息是来自搜索引擎,还是微信公众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所使用的关键词是否准确、高效。】
读完这段文字,我的第一反应是皱起了眉头并且有些反感——这不就是指碎片化阅读嘛?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感受之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对这段文字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仔细思考了一下,大约是因为我自己对碎片化阅读的理解比较片面所以才导致了这样一种感受。
每次想到“碎片化阅读”这个内容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公众号”“今日头条”这一类的内容。我自己是连“屏阅读”都很少能完整读完的人,公众号文章至今完完整整看完的也没有几篇,加上自己有意识地减少与手机屏幕的接触,所以平时几乎是不怎么看文章的。即使是一些视频,我都鲜少能完整看完。
相比之下,纸质阅读能让我更容易集中精神,电子产品上的阅读很容易受到各种信息流的影响。
所以每当看到类似于“碎片化阅读”“联机式阅读”这类词汇,我都下意识地会有些排斥。
但是后来又仔细回想了一下,书上所说确实有道理。
比如说“只需要记忆关键词,而不再是记忆知识”。
前段时间我突然对思想实验很感兴趣,原因是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薛定谔的猫”。这是个关键词,并且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但是我对这个关键词背后的知识并不理解,于是我就借助网络去搜索了解,搜索过后我大致理解了这个知识点,但是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说的上来。所以如果以后遇到与这个概念相关的情境,我能够联想到“薛定谔的猫”,如果需要具体解释这个关键词背后的内容,上网搜索一下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比如说“红皇后效应”“狄德罗效应”“蝴蝶效应”……这一类的概念,我并不需要把它们背出来,只需要大致理解其中的道理,具体需要用的时候直接搜索就好了。
这也许才是书中所说的“联机式阅读”。
一旦想通了这一点,我发现我在最初走入了一个阅读过程中常见的误区——“附会旧知”。
“附会旧知”是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里提到的,这种思维模式其实就是在遇到新的信息或概念的时候产生的“这不就是XXX嘛”的反应。
用“旧知”去附会“新知”,以为自己看透了、读懂了,但事实上这种思维方式会阻碍一个人的成长。
更何况对于我来说,对于“碎片化阅读”的认知也属于一个很片面的阶段。原本的理解就很片面,在遇到新知的时候还附会到了有漏洞的旧知上去,其结果大约是让自己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固化,失去了对知识的包容性。
最近有一本很喜欢的书,是一本虽然还没亲自看、但已经完整听过有声书的,就是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除了书里的内容之外,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标题。
读书的过程,不在于把一本书能吃的有多透,能够从书里学习到一个“点”,并借助这个“点”拆掉思维里的一堵墙,一本书就已经读出了价值。
我虽然读过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但说实话之前对于拆书帮的便签法始终存疑,但现在想想确实很有道理,所以我自己带读书会的时候,也把便签读书法介绍给了书友一起来学习。
一个人的成长的过程,其实就在于要不断地去拆掉思维里的那堵“墙”,思维的改变带来的结果是最为显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