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极拳之静、松之道。
今年春天,我生病赋闲在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接触了太极拳,至今也快一年时间了。
这段时间,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在太极圈子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对太极有了一些自己不够成熟的粗浅的见解和看法,闲来无事我把它分享出来供热爱太极拳的师兄们鉴阅。
首先,我们来说说何为太极。老师说了太极拳是以两千多年前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理论思想指导。为此我再次去读了《道德经全解》这本书,也在网上搜看了关于《道德经》的相关解释视频。道德经如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就有了这个可以看得着摸得到的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可以看出,太极就是有型世界里的万物之母。从太极图也可以看出,一阴、一阳皆太极。太极包罗万象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寻其根源无非一阴一阳。既然太极拳是以太极为根基的,那么我们必须要知太极、悟太极、懂太极,才能接受太极、爱上太极、尊重太极!
其实在当下那些练太极拳的人中,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太极,甚至从根本就不喜欢太极,所以也就接受不了太极。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天天把太极两个字挂在嘴上,他们学习太极拳只不过是以太极之名寻找运动的快乐,只要拳而不要太极,急功近利,才开始练习就急于想学习各段各路,各门各派的拳架套路。更甚者,桩还没站稳,就急于把太极这个称之为国粹的高雅的文化用作商业运作。居然敢大张旗鼓收钱招徒,胡乱传授,害人害己。
殊不知太极拳是由太极“内功”和“拳”组成的,太极内功才是太极拳的核心和灵魂,而拳只是其内力向外散发而表现出来的形式。太极包罗万象,其实太极拳也只是运用了太极理念中的三个方面:一、守静笃,二、太极阴阳中柔和圆的智慧。三、致虚极。
太极拳是内功拳,内气是区分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分水岭。太极拳不仅仅是练其外在动作,更要看到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只有真正静下来,摒弃杂念,才能认真审视自己,返观内视,读懂自己才能知行合一。太极拳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蕴含无穷奥妙,听说有些太极拳高师在教弟子时,至少先站三个月桩功,然后再练半年起势才能进入正式教学阶段。这样就是让你彻底放下浮躁,静下来,认清自己,从而进入太极状态后再开始练习。以免进入太极操的误区。像“含胸拔背”“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等等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动作要领,你不静下心来千百次的用心去体验和感悟,你又如何做得到。如若这些你做不到,你也就该止步于太极门外了,再也看不到太极拳的第二道风景。这就是太极理念里面的“守静笃”。
何为“柔”和“圆”的智慧,大家都知道“以柔克刚”和处事“圆润,通融”的道理。太极拳招式中的“掤、捋、挤、按、顶、推、蹬脚……”和各招式转换中需要的“起、合、沉、转、……”等等这些都需要你在绝对放松的前提下做到最大限度的柔,方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否则不但达不到锻炼目的,还可能会伤筋动骨。同时,随着你的筋骨放松,你的精神和思想也会跟着放松,只有松下来你才可能更全面,更周到的去思考一些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才会少范错误,做到为人处事能柔中带钢,圆润通达。这些对你的一生都是一道很过硬的防火墙!有了它基本可以百毒不侵,最大限度不伤人不伤己。
当太极拳练到更高境界后,方能以意行拳,悟出太极之阴阳,一呼一吸,一收、一放、一领、一沉皆为太极。气沉丹田,把太极之阴阳慢慢溶入拳中,以意领气,以气运拳的太极拳式,这样意气所到之处皆是拳,无所不到,无所不能,如影随形,玄之又玄,虚极所致。
练太极拳是场修行,即性、命双修,即修心修身,只有修才能感受到太极的博大精深。才能悟出太极拳不只是打拳,它是先悟太极再练拳,所以不可能一戳而就,得用时间来沉淀积累;悟出“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理论精髓。不争不斗与自己和平共处,与外界与他人保持和谐平衡。不比,不炫,你便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如果再能悟出以善念对待万物,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这个世界的高等心灵智慧,那你就拥有了身心健康,无忧无悔的人生!
爱上太极,她会护你一世周全 爱上太极,她会护你一世周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