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短命,并没有留下很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学哲学著作,但它作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从体制上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规范,后来这个体制延续了数千年。而且,它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汉朝又在它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两汉持续达四百余年,至今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也自称为汉人。
汉朝这一时期的文学与哲学,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基础上,也有了很新的变化与深化。
01 秦代文学概况
所谓秦汉文学,其实指的就是西汉文学。因为秦朝短命,历时仅仅不到二十的时间就灭亡了,同时,秦朝又实行了严酷的文化专制,导致了文学思想的枯萎,并没有多少创作可言。
虽吕不韦招集门客所著的《吕氏春秋》,议论开阔,文采斐然,思想和文化都有融百家于一炉的特点,但其实成书于秦灭六国之前,仍属战国散文的范畴。
终秦之世,值得一提的作家和思想家,也许只有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在秦朝统一之前写的《谏逐客书》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广泛招揽人才的重要性。当然了,他还写过一些歌功颂德的作品,但是呢,当时秦国还比较强大,显得有德可颂,所以这批文章呢,一是内容充实,二是视野开阔,显示了秦朝那种巨大的声威和强大的自信心,这些作品刻在石头上,为的是流传后世,它对后来的碑文有一定的影响。
秦始皇死了以后,李斯呢,他放弃原则,违心的迎合秦二世胡亥和赵高,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是在秦二世时期,他的地位是汲汲可危,不断下降,所以他为了取悦秦二世,就写了《论督责》,后来,李斯受到赵高等人的陷害,被下狱,又写了《狱中上书》。他是为自己伸冤,但是是以说反话的形式,就讲他自己有多少罪,名说是有罪,实际上是叙述自己对秦朝的功劳,是发泄自己的怨恨,这种文章写得也是十分的有感情。
前者为使自己免祸而极力取悦秦二世,怂恿他实行严刑峻法,表现了李斯的卑劣人格和法家的峭刻文风。
02 汉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到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于曹丕,两汉历时四百余年。汉朝以辽阔的疆域,雄张的国力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四百多年的统一安定的环境,使得汉朝得以迅速的发展,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基础。
发展到中后期,王莽取代汉朝建立新朝,汉末董卓作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代名存实亡,除了这两个时期以外,在多数的时间,汉朝国家是统一的,强盛的,这四百多年,是以安定为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汉代文学带有鲜明的大一统时代的特点。先秦文学中那种明显的地域差别消失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作品以更快的速度互相融合,两汉都曾大量采集民歌俗曲,范围之广,遍及四方,这也是大一统局面下才能出现的盛举。
先秦时期,虽然华夏文化早已形成,但是呢,各个地区各个诸侯国之间他们的文化又有差异,比如南方的楚国,被人看作南蛮,他们的文化和北方就有明显的不同,而在北方各个国家,他们的文化也各有差异,东方齐鲁,和西方的秦国,是明显不同,燕赵也不同于其它的七雄。
就同是在山东的齐鲁,他们的文化之间也有差异,可是到了汉朝,由于国家统一了,先秦文学中那种明显的地域差别就消失了。
楚辞从南方传到中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它把楚文化那种,浪漫和热烈的文化带到了北方,这样就对汉代的文学注入了蓬勃的生机,比如汉赋就受到了北方文学和南方楚辞的影响。
大一统的局面也造成了一种恢宏开阔的时代精神,人们踔厉风发、积极进取、重视名节,普遍带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有一种雄骏豪迈的气概。这种时代精神在汉代文学中表现为富于气势和激情、浓厚朴拙、奇肆雄健的审美特征。
那个时代,人们积极进发,追求名节,建立功业。
司马迁以建立美名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为了立名,在受到了宫刑之后,忍受着奇耻大辱,写史记,留名于后世,这是文人。
那么,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人物,比如卫青,霍去病,他们本来就是来自于社会的中下层,建立了功业,他们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张骞不怕艰苦,出使西域,通西域之路,在东汉还有这样的人,班超早前表示要建立功业,投笔从戎,建立功勋。
当然,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还是政治家,而突出代表就是汉武帝,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他有很多作为,对外进行开拓,对内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这样就使得汉朝达到了空前的统一,空前的强盛,过去我们往往对汉武帝的具体措施看到消极面的过多,但是,实际上他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正是他在那个时代采取了很多措施,才使得汉朝达到统一,强盛,而汉朝的统一强盛就有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民族的主体被称作汉人,就是从汉朝开始的,总之,这个时代有一种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两汉的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表现在作品里,富于气势和激情,风格深厚朴拙,奇肆雄健的审美特征。
汉代经济的发展造就城市的繁荣和追求娱乐、喜爱歌舞的风气,导致通俗歌曲和汉赋的盛行。造纸术的发明更为书面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局面下,统治者大规模地进行文化建设,搜集和整理图书。
这种形势下,就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例如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这使得“天下轶闻旧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目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写成卓绝千古的《史记》一书。
同时,儒家也开始有了新的理论变化与兴起,好处是,使大家有一种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这对于一个民族的统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另外,儒家的思想当中,包含着很多积极的因素,比如要讲仁政,知识分子要讲道理,仁义,要积极进取,抨击现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这些积极的方面,对知识分子很有影响。但是,朝廷是以利用为手段,来吸引知识分子,很多人,甚至是所有人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为了获取利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经学就日益变得僵化,腐败,这又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此外,在大一统局面下,封建专制统治加强了,很多知识分子感到行动不自由,思维受到限制,有一种有志难伸的压抑感,因而也出现了一批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03 两汉文学日趋独立
说到两汉文学的地位,我们就不得不谈一谈魏晋时期,人们对文学的创作和认识都有了空间的飞跃,文学创作开始摆脱了学术和运用,开始发挥它的独有的审美价值。
而两汉呢,正是文学独立的前夜。两汉在文学史上居于继往开来的地位。
两汉时期,文学开始表现出与学术脱离而走向独立的趋势,人们在观念上开始把文学和学术著作加以区分,出现了“文章”和“文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也就是说,人们开始把一般的,运用性的,学术性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加以区分。
司马相如、司马迁、王褒、刘向等以散文或辞赋著名的作家被看作是文章之士,在人们心目中与公孙宏、董仲舒、萧望之、梁丘贺等以儒术进身的人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人们开始已经开始区别文学和非文学。
作家们通过总结辞赋的创作,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司马相如认为赋的特点是:“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不宫一商”,汉宣帝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能够“虞悦耳目”。
两汉时期,人们对文学的兴趣空前浓厚,喜欢歌舞和辞赋成为一时的风气,出现了一些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如辞赋家司马相如。
史记里的《司马相如传》,专门表现他杰出的文学才华。《史记》和《汉书》都曾为西汉著名文人立传。《后汉书》则在《儒林传》及《文苑传》,用以记载重要作家的事迹。
而且,在汉代很多作家往往聚集在一起(就类似于今天的各种创作交流大会),互相交流切磋,这样就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这都可以看作是文学逐渐的走向独立的表现。
04 两汉文学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汉代文学创作的成就非常可观,汉代是散文的繁荣时期。一类是论说散文。一类是史传散文。
散文创作继先秦之后又一次出现了繁荣局面,论说散文式样丰富、风格多样、名作如林;以《史记》和《汉书》为代表的史传散文为后代树立了不朽的典范。汉赋作为一代文学的代表,高度成熟和繁荣起来。
在诗歌领域,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写作传统,在诗体形式,表现技巧方面都做了重要开拓,尤其是大大发展了古代的叙事诗。同时,文人五言诗走向了成熟。
05 两汉的文学思想
儒家的文艺思想在汉代占了主导地位。
《礼记·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诗大序》:“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顺,厚人伦,移风俗。”
人们对于文学的特点,作用,方法,都做了很多的总结,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观点,总体来看,儒家的文艺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儒家文艺思想的特点,是重视文学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他们强调诗和乐要有情感,而情呢,是缘于社会生活,所以,诗歌里面,表现的感情,总是和社会生活有某种一致的关系。
西汉末年的扬雄和东汉前期的班固是儒家文艺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两汉时期,还有一些作家能够不囿于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文学观点如司马相如、司马迁、王充。
06 西汉前中上期的论说散文
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和论说文两大类。论说文,包括奏议、政论、书信、专著、杂文等众多体裁。汉代论说散文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两汉不同时期,他们又是不同的特点。
作家们批评社会的风气,抒发人生的感慨,形象鲜明,生动,很受后人的推崇。
从西汉建立到武帝即位的半个世纪里,由于汉朝刚刚建立,经过长期的战争,国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朝廷的财政也非常的拮据,为了休养生息,统治者实行了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所谓黄老,就是汉代前期的道家,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这一时期还没有顾得上禁锢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汉朝的思想还是比较自由的,还没有顾得上去统一思想。各家学说得到并存,言论较为自由。被秦朝的文化专制摧残殆尽的论说散文便在这种土壤中重新生成起来。
这一时期的作者有的身在朝廷,有的身在藩国,其文章普遍带有战国之余响、大汉之新声的特点。
所谓战国余响,是说这些作品思想活跃,议论纵横,形象文采,不同程度的带有战国散文的风格。
所谓大汉新声,是说这些作品在思想上体现了兼收并蓄、熔百家于一炉的时代特点,反映了作者对统一的封建政权的拥护和为国效力的热情,感情充沛、气势强劲,体现了新兴的大汉王朝的蓬勃生气。
纵观历史,文风一般也表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这种文风就表现了汉朝的一种新气象。
此时的朝廷作家的文章以政论和奏疏为主。它们起于对亡秦教训的部结,进而发展成为批评时弊,探讨长治久安之策的文章。
较早的这类作品有陆贾的《新语》。
陆贾是刘邦那个朝代的人,刘邦不喜欢陆贾,说,老子我马上得天下,你给我讲这些经书有什么用。
陆贾说你是在马上通过武力得到的天下,难道要通过武力来治理天下吗?
问得刘邦哑口无言,陆贾又接着说,假如秦朝建立之后,他能够施行仁政,能够爱民,能够奉行国家的这一套主张,那么他就不会灭亡。
刘邦你又凭什么取得天下呢?
刘邦对这些话,感触很深,所以他就给陆贾出了一个题目,他说,那好吧,那你回去写一写,论一论,为什么秦朝会失去天下,而我能够得到天下?
所以陆贾回去就写文章,总结这种历史的经验教训,写好了之后,奏给皇帝,一共写了十三篇,称作《新语》。这是最早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文章,在这里面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求皇帝要求朝廷实行仁政,举贤任能,后来这种作品还有贾山的《至言》。
07 关于政治家贾谊
而最突出的汉文帝时期的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年),他是个关心现实,年轻有为的政治家。他的文章感情强烈,锋芒锐利,表现出高昂的政治热情和深广的忧患意识。
他早年学习过儒家的经典,二十多岁就被推荐到朝廷做官,他在汉文帝面前侃侃而谈,一些老先生不能回答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所以汉文帝很常识他,还想把他提为公卿。
这样他就招致了朝中一些元老的嫉恨,再加上贾谊提出的一些建议,汉文帝本身当时也不能完全采纳,这样汉文帝就把他贬到长沙,去做长沙王的太傅,后来又曾经一度招回到朝廷,但是也没有任职,后来送到梁怀王那里做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最喜欢的最小的儿子,但是梁怀王后来骑马摔死了。
贾谊感到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太傅的责任,整天非常悲伤,过了不久也就死了。死的时候,才三十三岁。
他在汉文帝时期,多次向汉文帝上书,提出改革的建议。他这些革新的要求,主要也是以儒家的思想为准则,要求实行仁政,要教育人民,以德来教育和感化人民,要选贤任能,而且要给太子选择好的老师,这样太子继位时,可以更好的管理国家。
其代表《陈政事疏》开头便说:“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
我私下考虑现在的局势,应该为之痛哭的有一项,应该为之流泪的有两项,应该为之大声叹息的有六项,至于其他违背情理而伤害大道的事,很难在奏疏中一一列举。向陛下进言的人都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却认为还不是那么回事。说天下已经安定已经大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奉承,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治乱大体的人。有人抱着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宁的地方,现在国家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本末颠倒,首尾冲突,国制混乱,不合理的现象严重,怎么能够说是大治!陛下为什么不让我对您详细地说明这一切,因而提出使国家真正大治大安的方策,以供陛下仔细斟酌选用呢?
表示为国家前途而忧,竟至痛哭流涕。此文章中体现了激昂悲愤的报国热情。
同时,贾谊又吸收了战国散文重气势、重文采的特点,常在文中极力铺陈排比,夸张渲染,使作品文辞生动,节奏铿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的《过秦论》是一篇总结秦朝灭亡原因的文章。
而且这篇文章名为论,实际上并没有发表过多的议论,他不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而是通过对于历史事实的回顾,通过铺叙,向人们展开了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者从秦孝公那个时代开始讲。
《过秦论》(部分引用):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秦朝此时达到强盛的顶点。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
然后,写秦始皇死后的情况。作者经过层层铺垫,给人一种感觉,陈胜就像一个鸡蛋,秦国就像一个巨石,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却把石头碰破了。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结论,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