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体备课
备课组教师们依循新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课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老师们对这一课进行了教材解读,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探讨如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教学更生动有效。在不断地探讨与交流中,老师们敲定了紧扣目标、贴合学情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课堂展示
首先由张老师为我们带来《小圣施威降大圣》的第一课时。张老师抓住孙悟空的称呼变化,分析齐天大圣时候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梳理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斗法变化,发现人物形象特点。再关联与牛魔王斗法时期的变化,明确异同,感悟变化,引申出孙行者和斗战胜佛时期的孙悟空。最后串联称呼的变化,感悟这是一场修心之旅,给学生心灵的震动。张老师的课堂活泼生动,意味隽永。她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形象的动作演绎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想象作品的理解,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提升语文能力。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收获着,丰富着,绽放着。
三、专家指导
王老师对这堂课给予了肯定。王老师赞扬了课堂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充分肯定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课堂材料的选用、板书的精心设计,都体现了张老师出色的教学水平。同时,王老师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演读的段落应考虑最适合演读的内容,学生演的过程中可以有板书的呈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应当有精炼的点评,用作业本辅助教学,落实单元目标和单课目标等。王老师的建议有效且易于操作,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许多思考。
四、现场课改
尽管面临时间紧迫的压力,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全体老师依然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老师们结合王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小圣施威降大圣》的第二课时进行整合修改,梳理课堂环节,删减一些不符合教学目标的环节,增加有助于学习的教学活动,力求课堂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完美地契合,为学生呈现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助力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五、二次展示
周四上午,李老师充分吸收了王老师的宝贵意见,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再整合,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李老师的课堂是沉静睿智的,她引导着学生思考想象加工的秘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情节、语言、细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情节新奇、细节精妙、充满童趣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自己仿写的斗法回合进行修改和分享交流,在写的过程中愈加感受到想象的魅力。课堂上,学生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探究,积极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表达中深化理解,丰富体验。
六、二次评课
王老师对第二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在教学上给老师们以细致的指导。她建议作业本的使用要更到位,学生需要订正的地方用折角的方式提醒学生修改,对订正好的作业进行抽查。同时,作业本也要和学生互动,通过评语或表情给学生反馈。用好作业本中的单元实践活动、活动探究等部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王老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注到不同学生在能力上的提升,她的建议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王老师不仅在语文教学上给老师们指导,还在教育上给我们以思考。这次课堂节,对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次新的成长。我们将继续扬帆起航,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