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府井书店,儿子看书,我也找本散文看。
在漫画区,见到一位小伙子看一本素描的画册,头仰靠在墙上睡着了。也许他昨晚画到凌晨,也许他是徒步走来的,他太累了。在这安静的氛围里,闻着墨香,沉沉地睡着了。
我把羽绒服留给儿子,以备他席地而坐看书。我拿着林清玄这本散文转到一处阅读区,这里有舒适的桌椅,安静得只听见翻书的声音,每个人都绕有兴趣地阅读着。
找一座位坐下,我沉浸在林先生或清明或温暖的散文美学之中。这时候,旁边书架子的背后传来吐气练发音“哧——”的长音,尾音带着颤音。发几声后,又听见小声地说几句。然后再发音。看书的这几个人的眼光全都递过来了,用狐疑的眼神问着“这是谁啊,破坏我们安静的环境”。我小声和旁边人说“感觉像在练发音的,而且是两个人”。旁边人愤怒着压低声音“没人管吗?”我们用游移的眼神寻找着工作人员,可没找到。
过一会儿,声音停了。一个人走过来,留着胡须,身材瘦长,穿着怪异。他穿着一件黑色绸布连帽的长衣服,手里提着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装着几本书。一团黑的衣服中露出一张木然阴暗的面孔,就像是从儿子爱看的动漫里走出来的幽灵人物。他一边走,一边发出“嗤——”的声音,读几声后,低声地说几句。他走到我对面的书架子,打开一本书停下来,低声地嘀嘀咕咕地说起来,就像在读书上的内容,我依稀听到“二氧化碳”的发音。
不容置疑,这是个有精神病的人,却拥有一颗爱阅读的灵魂。大家宽恕他了,不再愤怒,静下心来在他念念有词中阅读。我没心思看了,猜想着他没毛病前一定是个有知识的人,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精神崩溃,变成了这样,真是太可惜了。如今肉体破败不堪了,只剩下这颗爱阅读的纯净的灵魂。
临走时,我绕到他后面。此时,他正在看一本国庆阅兵画册,翻着画页,嘴里含混不清说着话。当他翻到一张阅兵军人放大照片时,他安静下来,用手指一个个地指着画册上的人物,仿佛他认识每个人一般。我忽然觉得他没准在当年参加过国庆阅兵式,没准儿曾经威武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我们离开了书店,可能那个学画画的小伙子醒了吧,可能那个站着读书的精神病人累了吧。可能阅读角的读书人还在津津有味地汲取营养吧。
行走在在王府井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忽然想起刚才看林清玄写的《落地生根》中的一句话“ 人要活得像一株 ’落地生根’,看起来卑微,但有生命的尊严:即使长在最贫瘠的土地,也要开出最美丽的花。在石头缝里、在盐分地带,也永远保持生存的斗志 ”。
每个爱阅读的灵魂正努力地学习着,提升着自己。我们奔着更好的生活努力着,就像书中的“落地生根”一样,保持着生命的斗志,努力地把根须伸向土壤和水源。虽然有个别人像被夹在书里的“落地生根”,再努力伸展根须也找不到土壤和水源,但绝大多数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最终呈现出生命的一片绿意葱茏。
16—18日,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