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学中医国学与传统文化李氏砭法是我最爱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运用与桂枝汤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运用与桂枝汤

作者: 承济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16:40 被阅读36次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运用与桂枝汤

2019年6月25日 患者男因腰部疼痛小便尿血前来就诊,尿血情况从23日开始的。

我:先用朱氏脉摸到肾区有泡,左边少腹有尖锐点。问其是否左少腹疼痛?

患者:从小开始经常少腹疼痛时轻时重老毛病检查没问题。最近几天加重了

我:腰区有尖锐点,骨有条索状线。有椎骨神经痛?

患者:从腰部一直到小腿痛大转骨最明显。

由于患者较多没有仔细去摸其他区域,摸了与病情相关的区域脉象。

双脉口一盛沉弱略弦,人迎脉沉弱。舌体瘦小,舌质暗红苔白。

双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肝经,由于足厥阴的经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今患者少腹疼痛正好是在经脉循行部位上,肝经气盛不下降导致少腹疼痛。应当降足厥阴肝经,升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过环跳刚好也是对应上坐骨神经痛,肝经负运不及藏血功能失调时间长了肾气虚弱入阴器形成尿血。胆经负运不及无法帮助阳气由里出表, 阳气统摄无力。

给予针灸与方药治疗

针刺足厥阴肝经 行间、太冲、大敦

双侧足少阳胆经 阳陵泉、风池

足厥阴肝经别通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三间使阳气由里出表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运用与桂枝汤

针后少腹与腰部痛减,大转骨任然疼痛。给予处方如下

法半夏15g  川楝子15g  郁金15g 延胡索20g  厚朴15g  茯苓20g  川牛膝15g  薏仁30g  扁蓄15g  木通6g  滑石15g 淡竹叶10g 

27日复诊 尿血消失 少腹部 腰部疼痛减半。大转骨与腿部走久了仍然疼痛不已。双脉口一盛,人迎脉沉弱。

针灸: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足少阳胆经  环跳  膝阳关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三间

初诊处方虽降了厥阴 但是没升胆经故治坐骨神经痛的效果甚微。给予以下处方 升胆降肝

桂枝15g  白芍20g  甘草10g  大枣2枚  郁金15g  乌药15g  薏仁30g  生地15g  葛根20g  黄芩10g  枳壳15g

今患者复诊诉说 坐骨神经痛减半 其余症状已消失七八。今处方不变继续服用以观后效,桂枝汤原来叫小阳旦汤,阳气之所主。升东方阳气非其所不能主。不懂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辩证为重点,选方与选穴也非常重要。中医并非人们口中说的来效慢而是辩证不准确,辩证准确如同抽丝剥茧!

相关文章

  •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运用与桂枝汤

    2019年6月25日 患者男因腰部疼痛小便尿血前来就诊,尿血情况从23日开始的。 我:先用朱氏脉摸到肾区有泡,左边...

  •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运用

    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喜悦我参加了武当山祝氏道医第22期,让我学医这么多年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此感谢祝道长。 20...

  • 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1、常见的太阳中风表虚证自然学中医的人都会了。 2、桂枝汤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阳虚加附子,过敏合用过敏煎,...

  • 人体12经脉,奇经八脉汇总及其运行时间

    《黄帝内经》记载的十二经脉的运行规律如下。 03:00—05:00 寅时,手太阴肺经,血气流注于肺。 05:00—...

  • 伤寒论25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本条论服桂枝汤大...

  • 2019-11-26 学习记录-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25 水肿治疗,可以摇针,三皇穴都可以摇,会出水,小便会增加 十二经脉断绝病人会有什么现象 耳聋:1.大...

  • 针灸+中基高频考点

    针灸考点 1.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的交接部位在——心中。 2.十二经脉中,肝经与肺经的交接部位在——肺中。 3....

  • 品悟《黄帝内经》——解读群方之首

    品悟《黄帝内经》——解读群方之首 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首,这是因为在《伤寒杂病论》252首方剂中(其中:《伤寒论》1...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讲

    【6.18】 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若酒客病,亦不可与桂枝汤...

  • 刮痧疗法(1)

    一、关于刮痧,《黄帝内经》中谈到 “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运用与桂枝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ub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