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古镇游玩,景点上有顾炎武故居。
顾炎武是谁,模糊好像听说过,却又不知是何人。
本着付了钱就要进去的精神,踏门而入。才发现这是个大户人家。房子应该有五进,侧面也有房间。因为我们并没预想到是如此有钱的人家,被这宅院的规模震惊了。
当我们看到宅院后面的花园,亭台楼阁水榭俱全,越发觉着高不可攀。好奇心也在驱使着我们去查询顾炎武是何许人。
在连廊上坐下来,D先生查百度说顾炎武是儒学家,大儒。并说这些有钱人闲着没事,就在那里思考。
这话虽然直白了点,却是也真的如此。我们能说出口的名人,大都出自书香门第,稍微出身差点就会成为别人口中的草莽。
虽然顾炎武一生也很苦闷,明覆清入,心中应该是多是故国被灭的愁苦。但是肯定的是他一生都没穷困过,随到一处就购置田产,宅院。这与普通人有天壤之别。
2.
游玩离家不到两公里的醉白池。首次看到董其昌博物馆对外开放。看到董的随笔不禁感叹,这字写的多好。其中一些不乏是写给前来拜访的客人,不禁感叹古人好雅致,看那些文字给人一种时光慢悠悠,日子好清闲的感觉。
看着遮天蔽日的古树,古朴的亭台楼阁。勾起了我的文学情怀,想想古人是如何吟诗做赋的。会不会像坐在亭子下高声谈笑的老者,或者不是,读过书的古人更应该有几分书生气,说话是不是更加抑扬顿挫,如果想想他们是说的上海话,想想就觉着有些怪异。
醉白池现在对外开放,但当时是私家园林,除了主人和他的朋友,其他人应该是不可随意进出。
普通的民众在何处呢?茅草屋几间已经算是小康了吧。他们中读书写字的人有几人?他们是在何处读书的,何处吟诗作对的。田间地头吗?还是夜间的蝇头灯下吗?
大部分的普通人应该是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更谈不上吟诗作对了。
儒林外史中倒是写了一些底层的读书人。比如范进,时时生活在饥困的边缘。他读的写的都是八股文,不曾提到他有吟诗作赋的闲情雅致。
在亭台楼阁听风赏雪看水,顺便写写字,做做画。偶尔有一两首诗,一两幅画传世,这是富人才有的特权吧。
普通的民众被历史的浪潮冲没,不曾留下只言片语。
古人的夜黑,多少惊世之才被埋没在这黑夜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