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忙碌”,白天要上幼儿园,晚上和周末很多都要上各种的课外班。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一起好好聊天的机会很少。
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爱的传递,很多时候是从“聊天”开始的。
我家叮叮从一岁多开始,一直到三岁左右,性格都比较内向甚至比较“怪”。
不爱和小朋友一起玩,小区里认识的小朋友和她打招呼一起玩,她都不愿意过去;
去别人家做客,死活不愿意上楼还会大哭。别人来我们家做客,也是喜欢躲起来或者哭;
有一段时间上早教课的时候,老师说“stand up”,其它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站起来,而她就是死活不肯站起来,或者一定要我抱她起来站在原地不能走动……
现在的叮叮,和那时候比起来简直换了一个人。热情开朗,喜欢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喜欢和每一个小朋友玩耍,而且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话唠”,和每个跟她聊天的大人都能聊上几句话。
这之间的转变,不得不承认是每天“聊天”的功劳。
首先,我在看到孩子有一些不太一样的行为时,心中虽有焦虑,但从不表现出来也从不会强迫她做任何不想做的事情。
不愿意打招呼,没关系;不愿意在上早教课的时候和老师一起互动,没关系;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也没有关系。
先从心里接纳,然后在每天很轻松或选择她心情很好的时候,聊聊天。
聊什么呢?
随便聊,聊我们今天出门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喜欢的讨厌的,只要她开口说,我的下一句就是“有意思”“然后呢”“真的是这样吗”鼓励她说下去。
之前一阵子,她想和小区里的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但那两个孩子彼此之间很熟悉了,并不想别的小朋友加入。我发现孩子有点不太开心。
回家的路上我问她“你刚才是不是有点不太开心呢?”
“恩,因为他们不和我玩”
“他们不和你一起玩,有原因的,你觉得为什么呢?”
“可能不喜欢我吧!”
“他们彼此之间很熟悉了,愿意自己玩,他们对你也并不了解,所以不想带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等他们对你很熟悉知道你是很好的小朋友,也许就会愿意和你一起玩的,我想你并不用担心。”
很快她的情绪就好起来了,并且又恢复了对自己的自信,一会儿也忘记了这件事。
如果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真的很少,我们可以利用好睡前的半个小时,和孩子好好的聊个天。
“今天我看到你拿着一幅很漂亮的画回来,是你自己画的对吗?你在画画的时候怎么想到用这些颜色的呢?”
“我看到你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照片了,看起来你今天又交了新朋友哦,能给我介绍一下他的名字吗?”
“有什么开心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和妈妈一起分享吗?”
总之,尽量让孩子打开话匣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说下去。并且在和他对话的过程中,表达我们的肯定和爱意。孩子会在心中建立非常多的满足感。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非常有安全感。而这种满足感和安全感,是孩子能够“主动”提高“情商”的关键。
无需说教,无需命令,润物细无声的“会聊天”,你值得拥有。
我是书写人生的“美丽人生”,育儿路上有心得也有自责。学习,改变,进步,就是我们需要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