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拉练

作者: 鳝堂集庆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18:27 被阅读0次

这次主题是写秋天。思来想去,就写写10年前的那个秋天,让人难忘的一次拉练。

01

记得是九月份,去北京学习。一入校队领导就说后面有一个拉练,需要一周时间,全程徒步,总共二三百公里。

当时一起学习的同学都是30岁左右,平时锻炼都不是很多,对于这种长途拉练还是有一定难度。

后来队领导给我们开小灶,每天下午四点多下课后,带着我们去附近的颐和园暴走。学校离颐和园很近,走路只需5分钟。

我们从南如意门进去,沿着左边最外侧墙跟下面的路,一直绕着大圈走,花费一个多小时把整个颐和园转上一大圈。

一路既欣赏了皇家园林的秋日美景,又锻炼了脚力,为后面拉练打下坚实基础。整个行程大概有九公里。

拉练前,我们又用一周时间练习搭帐篷,收帐篷。这可是个技术活,也是力气活。一个人根本搞不定,必须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帐篷可以睡十个人。

当时还专门跑到王府井,忍痛花了460元,买了一双厚底运动鞋,牌子是邓禄普。售货员介绍,这是专门造轮胎的一个牌子,结实耐用。

这个拉练是当时学校马校长推出的一个品牌,可以说是一次生动的课外活动。

拉练的目标和意义是“铸魂、励志、强能”。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纯走路,而是一路上有很多配套的主题活动,是一次增长见闻的行万里路。

马校长每次拉练都参加,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50多岁的年纪,一路跟我们走下来确实很不容易。

02

出发的日期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三天。大巴车把我们拉到河北一个叫曲阳中学的学校里。刚下车就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我们全副武装,一行两三百号人从这里踏上拉练的征程。

整个行程路线都是提前设计勘察好的,特意选择车少人少,偏僻的地方走。一出学校门,就是乡村土路。随后一路上基本都是这种乡间小路,有时还会翻山越岭。

后来才知道,这里就是太行山区,也是革命老区。沿途的老百姓见到我们都会热情地给我们打招呼。

一天不仅是走路,休息,走路,而是几乎每天都有一个主题活动,沿途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遗迹,新农村建设等。

印象深的景点是狼牙山。我们从小在课本里、电影上都知道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给大部队和群众转移争取时间,主动吸引日本鬼子、伪军的注意力,把敌人引到狼牙山棋盘陀的绝路上来,毙伤日伪军90多人。

他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誓死不当俘虏,纵身一跃跳下山崖。其中两位勇士幸运地挂在树梢上,活了下来。

七八十年过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依然存活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从山脚爬到山顶,中间也休息了四五趟。山顶有个纪念塔,有五六层楼高,也可以爬上去。

当时我一鼓作气,手抓脚蹬爬上了这个纪念塔,站在塔上向四周眺望。依稀可以见到远处连片的楼房,那是保定市区。旁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水库。

纪念塔旁边有一个观景台,这里专门树着一个纪念碑。原来这就是当年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地方。

另外还有一处新农村建设也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这里曾是H总来过的地方。这里是太行山腹地,群山环绕,非常缺水。他们就在山顶建了一座储水池,里面还养着荷花鲤鱼。

一座座荒山都被他们种上了葡萄、柿子、枣等各种果树。在他们村委办公室里,还放着当年H总亲手切开的一块年糕,如今被他们陈列在玻璃展柜中。

每到一处主题活动地点,都会安排学校老师,围绕活动主题给大家讲课。印象深的是在清西陵中雍正的泰陵前,老师讲的“盛世下的危机”一课,结合康乾盛世以及之后晚清的衰败,警示人们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终点站是西柏坡,这是我们拉练的目的地。看到远处路边大牌子上写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就知道我们离胜利不远了。

西柏坡是进京赶考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也是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如今的西柏坡纪念馆并不是原址。当年因为水库建设,搬到了如今的位置。

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人非常多。这里和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革命圣地延安一样,都成为人们瞻仰朝圣之地。

03

埋着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这是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中的歌词。或许也是我们拉练的意义之一。

六天的徒步行走其实还是挺累的。自己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总共有两百多公里。

第一天走的少点,二三十公里,越往后逐渐增多,到最后一天达到五六十公里。最后一天中午伙食是肉包子。手掌大的包子,我一气吃了五个。

拉练是对身体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在一些路口,文艺小分队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们打着快板跳着舞,给我们加油打气;中途休息时,她们也会表演节目。

沿路还有收容车,车门开着可以坐上去休息。但我们都以此为耻,从来没有坐过。走不动了咬着牙也要坚持到底。

想着自己的鞋子质量不错,没想到第三天脚底板就磨出了水泡。还好大家都有经验,用带着线的绣花针把水泡戳破穿进去,把线留在里面,线的两个头留在外面。

这样水泡两边就有缝隙。走路压迫水泡时,里面的脓水就可以不断地顺缝里挤出来。等脓水挤干净了,水泡自然就好了。

一路上大家的体力消耗都很大,水分消耗尤其严重。拉练第五天才上了一次大厕。我以为是自己水土不服,一问大家都差不多。

每天的宿营地点都不相同,有学校操场,纪念馆空地、机场跑道、河边空地、荒郊野地。

记得有次下午刚到一片荒地上安营扎寨。有个老百姓蹬着三轮车过来,车里面都是西红柿黄瓜。当时就偷着买了两大袋,拿回到班里大家吃着都很开心。那时候就觉得这西红柿竟然这么好吃。

拉练中最不爱听的话就是“马上就到了”。每次问还有多远到目的地?回答总是“马上就到了”。但不知道这个“马上”是多久,十分钟还是一小时,永远没有一个准信。

苦不苦,想一想红军两万五,我们的拉练就真的不算什么了。现在有很多“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但其实他们学的是长征精神。

想想当年红军的处境有多困难,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空中还有飞机轰炸。他们是在一种极端情况下杀出的一条血路,经常面临的是生死考验。现在的我们哪能体会到万分之一。

这次拉练已经过去十年,有些情景仍然记忆尤新,令人难忘。后来,听说马校长退休后,这个拉练就取消了。我们那次拉练竟然成为绝响,此后再没有组织过。

最后,附上当时写的一首小诗,以志纪念:

沿着先辈足迹,踏上红色之旅。背上重重行囊,我们步伐整齐。

清西陵上松柏,遒劲葱郁茂密。盛世潜伏危机,我们时刻谨记。

狼牙山上高峰,铭刻英雄壮举。北娄山下肃立,我们抚今追昔。

红旗高高擎起,队伍蜿蜒迤逦。歌声响彻寰宇,我们战天斗地。

老区人民热情,夹道欢迎鼓励。沿途风光秀丽,我们豪情四溢。

踏遍崇山峻岭,跨过大流小溪。迎着栉风沐雨,我们幕天席地。

金秋收获季节,枝头挂满枣柿。遵守群众纪律,我们言行一致。

脚底磨出水泡,肩腿肿痛乏力。没有抵达营地,我们决不放弃。

到达宿营驻地,全班齐心协力。搭帐篷打地铺,我们亲如兄弟。

革命友谊常青,一路同舟共济。一班绝不一般,我们永争第一。

夜空月明星稀,静闻犬吠鸡啼。坚守值勤岗位,我们提高警惕。

铸魂砺志强能,信念始终如一。面对艰难险阻,我们所向披靡。

西柏坡前追思,重温入党誓词。牢记两个务必,我们坚定不移。

前行之路漫漫,同志仍需努力。目标就在前方,我们必将胜利!

齐帆齐商学院13期写作营,第5篇2839字,共9307字。主题写作:秋天

相关文章

  • 一次难忘的拉练

    这次主题是写秋天。思来想去,就写写10年前的那个秋天,让人难忘的一次拉练。 01 记得是九月份,去北京学习。一入校...

  • 太湖越野赛后记

    9月15日太湖越野赛是自己加入狼徒腾以来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虽然经历过之前的闵行集训,浦东郊野公园拉练,世纪公园集训...

  • 致当兵的日子

    当兵的时候, 最难忘的事, 就是徒步拉练, 尤其是遇到晚上,下雨的时候。 身上仅有的一件雨衣, 没有自己穿, 而是...

  • 我的军训之三(原创)

    野营拉练 我在军训一个月中经历了一次真实版的野营拉练。 当然也是针对我们这些学生的减配版。正规...

  • 拓展感悟 - 草稿

    为期两天的龙卧岩拓展拉练活动,伴随着紧张和期待的心情,它如期而至!回顾上一次学校组织的拓展拉练,那种团队力...

  • 再出发

    再 出 发 11月10日上午,终于得有时间跟儿子再次拉练了,携手上路,准备完成第一次只走了半程的拉练。此次出发地,...

  • 又一次拉练

    2021年11月27日,天气晴好,没什么风。 约上几个要好的同事,骑上山地车,准备来一次长途拉练。 早早起了床,天...

  • 拉练写作

    这十来天一直在拉练。为拉练做准备,正式拉练。 在拉练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写作的种种。越想越想讲写作培育成终身职业、终...

  • 《拉练》

    西藏部队十余年, 昼伏夜出搞拉练。 边走边看谱诗篇, 美轮美奂看不完。 新疆草原连天山, 甘肃敦煌月牙泉。 农场广...

  • 拉练

    今天是周末,虽然是一大早才6点,但是火龙般得太阳早已经升起,大家在湖弯已经开始做跑前拉伸准备了,还没开始跑,有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难忘的拉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di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