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郭召良CBT入门第四十五课提要:养育健康的孩子(上)

郭召良CBT入门第四十五课提要:养育健康的孩子(上)

作者: 鸿蒙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3-01-26 21:57 被阅读0次

本讲主题:不要试图做完美的家长

Ø 你有需求,我有要求

家庭教养方式存在两个维度:对孩子需求/欲望的满足,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或者控制。

家长常常把孩子需要的满足,与孩子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联系起来。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其实代表着个体的欲望和要求,而超我则代表外部的要求和规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需求与要求之间的冲突。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好我——好妈妈”关系代表着欲望的满足,而“坏我——坏妈妈”的关系则代表着愿望的否定和不满足。

Ø 母亲通常是孩子心理问题之源

原因:一是孩子需要的满足往往是母亲提供的;二是社会对孩子的要求通常也是由母亲来执行的。

Ø 家长不应当受到谴责

现在心理咨询有一个不好的倾向:认为父母是孩子问题的罪魁祸首,把孩子的心理问题归咎于父母。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做得多、错得多”的思想,父母为孩子付出多,所以也就错的多。

Ø 为人父母存在的局限

这局限可以是养育经验方面的

这局限可以是社会经济方面的

这局限可以是心理层面的

这局限可以是社会或时代的

Ø 家长及时充分满足孩子基本需要

孩子的基本需要:

一是生理方面的需要,就是对食物、温饱、健康、舒适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关系方面的需要,就是与人呆在一起,保持爱、支持、肯定等方面需要。

及时充分满足孩子的需要:

(1)孩子基本需要应当得到肯定,这是他成长必须的

(2)需要被满足时候多,被拒绝时候少,才能形成正性、自我肯定的经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召良CBT入门第四十五课提要:养育健康的孩子(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ms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