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阅读实践↓----------
【回顾】+【反思】
1、准备时间,包括备课+准备学员手册一共10小时4分钟,其中6小时27分钟是在7月28日-7月31日。
2、在准备的过程中,对于涉及到需要和别人讨论的内容,很是消极被动,遇到问题经常是等着,期待问题能够消失。结果造成很严重的拖延。
3、本次课程涉及到的方法和拆页都是沿用了上一次训练营的内容,自己增加的部分是从之前线上课程中听到的一个很贴合的比喻,用在讲解拆页的部分中。
4、练习用的书籍,选择《关键对话》中的第五章。现场学员感觉难度很大,只有几个人找到合适的拆页。下次训练营可以让学员购买《非暴力沟通》或是其他日本作者的书。
5、课程之后对于现场视频看不进去-_-||现场表现方面,只能看到手摆放的位置并不合适。另外,因为拖延造成准备时间过短,没有脱稿。
6、亮点是现场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课程氛围轻松活泼,准备的细嚼慢咽的案例,学习者很容易理解。
【探究】
在准备工作中,怎样安排既能照顾到其他参与的小伙伴,又能够不拖延?
1、设置第二道deadline:课程前一天是自然形成的deadline,可以设置第二道deadline,比如提前一周完成所有逐字稿和教案,用一周时间脱稿+小修改;
2、定时与小伙伴沟通目前的状态,遇到问题立即沟通。因为准备工作是互相独立的,又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会不好意思打扰其他人。最好是固定一个时间,比如每周五晚上互相沟通当前准备的状况。
3、写完逐字稿,请舵主看一下,还可以问讲课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最新阅读部分笔记↓----------
《复盘》P32 怎样用复盘固化流程
1、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2、确定不同条件最佳方案。
3、将最佳方案固定成为规范流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