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547f82c79feae8f1.jpg)
读书日,想起一张书单。很陈旧,是几十年前,一个叫胡风的人开的,不是推荐给别人,是开给他自己的。
这个胡风,在鲁迅先生那个时代,就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编刊物,写诗,写得最多的是文艺理论文章,特生冷,受众面不怎么大,在圈外,知名度不是很高。
可是1954年以后,来了个逆袭。胡风一下子成了名人,这是因为一个重大的“反革命集团”——“胡风反革命集团”,以他命名,他成了这个“集团”的领军人物,首犯。
受这个“集团”牵连的虽然是文艺界,教育界,出版界,但“分子”数量庞大,尤其不一般的是,这场斗争,由伟大领袖亲自发起,随后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政治运动,于是,“胡风”二字,就响彻神州大地了。
胡风遭逮捕后,已经52岁年过半百,先后两次被判无期徒刑,最后囚禁于森严壁垒的北京秦城监狱。他那点文人的旧习气,还没改掉,给自己的单间牢房起了个名字:“怀春室”。与那种地方毫不搭界。温馨,典雅,很像书房斋号。
他在大墙里,铁窗下,怀念春天,更是着魔一般地怀念书本。一次,妻子梅志来探监,胡风递给老太太两张纸,上面写着一本本书名。原来这是一份书单,等到她下次再来的时候,把这些书带过来。
监狱里的日子很难熬,绝对是度日如年,为消除点寂寞郁闷,找几本武侠,侦探,或者鸳鸯蝴蝶之类的闲书翻翻,完全在情理之中,不稀奇。然而稀奇的是,胡风开出的书单,没有一本和前面说的“之类”挨边,你就是绞尽脑汁怎么用劲猜,也猜不到是哪些书。不信,你看看(书单中有不少日文版的书,我打字时不会输片假名,只好都省略掉了)。
A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047f2529092bd6e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3221974dbc923f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6dac6f001e36aad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19521aaf1d4347d5.jpg)
《马恩选集》(日译)
《资本论》(日译,第一卷,上部,河上肇译)
《广辞林》(两种中取后出版一种)
《浮士德》(中译)
所有普希金的中译本
《普希金研究》(解放前时代出版社的)
B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b13bd2b86658840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0870edcec225f88f.jpg)
《巴格拉其昂》
(记得你读过此书,想从这个现代苏联作者的写法和托尔斯泰的对照一下)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红岩》
《在和平日子里》
C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cd1b83f73cc59cb2.jpg)
(这一项,全是关于《红楼梦》的书目,胡风注明,不要带来,先放着。书名故从略——马风注)
D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fbbfb24055c8c34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6d4447fa3b0affc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838aa05d02ac2f39.jpg)
黑格尔著,1《美学》;2《精神现象学》
(如去国际书店,顺便问问能否向日本打听这两种书的日译本,办理訂购)
《列蒙托夫诗选》
《教育诗篇》
《杜甫仁科选集》
《彼得堡的故事》(满涛译)
傅雷译的巴尔扎克(可惜译的不多)
E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cb79d48177ceb8e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901/d1879221b3627664.jpg)
再开几本我觉得语言(文字)好和较好的创作:
《创业史》(柳青)
《骆驼祥子》(老舍)
《红日》(吴强)
书单太长,就抄到这里。
怎么样?看清楚了吧,有没有吓了一跳?这些书包括那么多经典,几乎都是干货,很难啃。此时的胡风,已经不是坐在书房软椅子上的作家,而是个身背无期徒刑的重犯,况且是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哪年哪月能够重见天日,谁也不知道。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传来一道指令,押赴刑场掉了脑袋。那么,干嘛要化这么大精神头,硬是要读这些书呢?这绝不是作秀,倒是有点玩命的味道。
我们读书,抱着某种功利目的,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并不算错。但是,正像王国维借用诗词道出的作学问的三重境界一样,读书最终应该忘掉世俗观念,进入高层次境界,才算修成正果。胡风在监牢中给自己开的这份书单,不仅把世俗观念远远甩到一边,甚至置生死于不顾。读书成了一天都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是维系生命必须有的程序,顽强执着得直到蜡炬成灰。
我抄这份书单,决不是希望各位一本一本地找这些书来读,何况其中有的已经失去了阅读价值。我之所以对这张早已发黄书单,一直不能忘怀,总觉得沉甸甸地压在心底,根本不在于开出的具体书目,而是书单背后蕴藏着的能刺人软肋,能叫人脑洞大开的那么一股力量。说白了,那就是它回答了什么才叫读书和怎样读书,这两个好像不是问题的问题。虽然回答的并不直接,可只要用心琢磨,一定会有恍然大悟的快感。你不妨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