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人的心理成熟指标非常多,几乎生活小事都可以反映,比如遇到事情时候焦虑程度。
具体说,遇到非正常事情,抗焦虑指数高,理性水平高,则心理健康水平高,心理成熟度也就高。
举例借书丢失寻找的故事。
初中时候,借了隔壁班级同学一本辅导教材,后来人家向我要回,竟然找不到了,这才傻了眼。
问了周围同学,都说没有拿去看,然后询问整个班级,也没有回音,这可真是奇怪。
就这样,赶紧和人家说了情况,说继续找,找到为止,先别着急行不。
对方似乎也无可奈何,没辙,同意。
也许丢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直接心疼,心情真的没有多么着急。
之所以记忆犹新这件事,对于急脾气的我来说,这个经历非常珍贵。进一步说,后来遇到的更多事情太焦虑了,以至于就只能映照出这点小事了。
当然,最后的结局很有意思。
以后几天,说是找书,那里找去呢,能问的都问了,只好该干嘛干嘛。
就在这样的平静心态下,接着事情有了转机了,有个同学告诉我,要找的书帮我找到了!
原来,这本书不在我们班级,已经回到了隔壁班级,只不过是在另一个学生手里。
这个学生想借这本书看,知道在我这里,就趁着课件拿走了,忘记说。
后来,班里同学知道我在找,就这样说给了隔壁同学,就这样契合了。
然后,我如释重负,告诉了书籍主人,完璧归赵。
这个故事至今在给我上课,可现在似乎难以达到当时处理事情的水平。
因为现在的焦虑指数太高了。
焦虑指数涉及欲望问题。
欲望让人靠近,恐惧让人躲避,这是本能。但问题在于靠近的欲望往往实现不了,而躲避的恐惧又常常躲不开。
因此,适当躲避欲望,适当靠近恐惧,就成了心理成熟的标志。
所谓敢于面对(恐惧)才有智慧,拿得起放得下(欲望),就是这个道理儿。
再举例说明。
朋友家父母年迈,如何照顾非常现实问题,咋办,这个事情越在意越会焦虑,这个焦虑好不好呢,当然是好的,因为心里有父母。
但是处理焦虑要有办法,不是憋着,或者发牢骚,乱抱怨,表现为焦虑指数太高,而是主动召集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策划认可,让焦虑指数保持合理水平。
有人遇到一点小事,唯恐天下不知,到处寻求帮助,或者祥林嫂式诉说,其实无益。
这就是抗焦虑指数太低缘故,心里容不下一点不顺心事儿。
也即是失去理性,太多感性,乱了阵脚。
欲望过强,就会导致患得患失,焦虑过度。
咋办呢,抗焦虑呗。
具体方式就是区分事情轻重缓急,慢慢释放焦虑水平。
打个抗震的比方,“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区分开始大震还是小震,心理应对就有了慢稳止的时间。
用个老百姓通俗说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区分开福与祸,心理应对就有了慢稳止的时间。
如此一来,区分事情紧急程度放到第一位,也就有了焦虑缓解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