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工学院包装工程张志森 潮声文学社
2019年12月27日的武汉,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平常。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公交、地铁、火车依旧如往日一样,在各自的路线上平稳地运行着,市民们也走出家门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学生们陆陆续续来到了课堂,学习新的知识;超市老板开始迎接新的客人,医生们早已来到医院,继续担任着白衣天使的职责。
一对老两口相互搀扶着来到医院看病,为他们接诊的是一位身高不足1.6米的54岁温和女医生张继先。他们发热咳嗽,医生为老两口拍胸部CT片后发现,两人肺部呈现出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变。他们的儿子虽没有任何症状,肺部表现却和他们一样。而后,又接连收治了三位症状相似的病人。此刻张医生认识到,他们患的病绝不是普通发流感。而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场席卷全国的瘟疫正蓄势而来。
逐渐,越来越多类似的病人来到医院,疫情开始蔓延。此刻,经历过2003年非典时期的她清除地认识到,这一天在十七年之后又来到了。
一个多月里,张继先每天都在医院抢救着越来越多的病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和时间赛跑。她有好几次为没有防护服和口罩而着急落泪,有好几次因过度劳累接近崩溃,但她坚信,努力的医护人员,终能帮助病人迎来春天。
临近年关,本该热闹欢庆的节日在今年变得格外特别。街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沉寂,没有了来来往往的车流,也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此时此刻,疫情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确诊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全国人民都开始重视起来,人民居家隔离,各社区各村庄严格排查,共克时艰,浇筑起了一道道阻击新冠病毒的万里长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因为我们知道,当这一天真的来临,迎接战斗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每一个中国人民是这场战争的士兵。
春节期间,有500万人离开武汉,此时的武汉,早已变成一座空城。而在这一群人流当中,却也看到许许多多逆行者的身影。年过古稀的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前往武汉,如同非典时期的那样,再一次深入疫情核心战斗;各地医护人员怀着“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的豪迈决心,主动请缨从四面八方驰援武汉,他们的背景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司机师傅不眠不休,救援物资一辆接着一辆汇集于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们纷纷捐款捐物,用微小的力量凝聚成人间最坚强的后盾。
在这危难时刻,涌现了一位又一位博爱而可爱的人。一句话,三个字,七秒钟,12000元。68岁的袁兆文老人,每月只有600元收入的他将自己全部的积蓄捐献了出去,从进门到出门仅用了七秒钟,留给警察的只有三个字“看留言”。袁大爷说:“比起一线的医生护士,我做的这一点不值一提。我只是用了一滴水的行动,来回馈国家社会对我这个小家的大爱帮助。”伟大源自平凡,也许这些钱不是最多的,但这份感动足以让你我震撼,这份大爱足以成为鼓舞人心的力量。临沂司机李保民及与他同行的9名司机,载着200吨捐赠蔬菜前往武汉。他们挺身而出,他们义无反顾,他们不愧为最美的逆行者。
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我们看到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并不是孤军奋战。在这场艰难的战疫中,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挥,有无数医护人员的誓死捍卫,还有全国人民的默默奉献,有更多的平凡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与疫情对抗,以力所能及的力量,诠释共克时艰。
大雨磅礴,但总有乌云消散的时候;黑夜漫长,但总有曙光升起的一刻。相信在我们千万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万物复苏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