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8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8

作者: 秋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3-25 18:04 被阅读0次

第三点,感觉型的人相信地图,相信教授说的真理。而直觉型的人更相信凡事都有例外,对专家的话选择谨慎对待的态度。

第四点,感觉型会认真挖掘一切需要得到的信息和依据,他们觉得这样才能充分思考。而直觉型不喜欢搜集过多信息,他们更喜欢分析基本信息别后隐藏的某种规律、可能代表的某种内涵等。

第五点,感觉型关注“是什么”,实际而仔细。直觉型则更关心“可能是什么,暗示着什么”。所以说,感觉型的人喜欢维持事物的原貌和传统;而直觉型的人想要改造旧有事物和思想。

第六点,感觉型的人注重眼前利益,毕竟未来对他们而言,像是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假说;直觉型的人可以为一个暂时没有回报但后期回报很大的事情而用心奋斗。

因为这样的差异,所以,直觉型的人婚后会认为感觉型的伴侣太古板太俗气,而感觉型的人才会认为直觉型的伴侣太不切实际。如果双方不积极相互了解和包容,婚姻关系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用脑偏好除了会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还会影响人们的决策方式。

来咨询的这对未婚夫妻,未婚妻偏好思考,属于理性派,决策时注重逻辑分析、不带情感色彩、认为对错比感受更重要;未婚夫则偏好情感,属于感性派,做决定时,重视感情和关系、认为感受比对错更重要。荣格将这两种做决定时的偏好类型分别叫做“思考型”、“情感型”。

有个笑话最能说明这种差异:一位感性的丈夫送花给理性的太太,太太不仅不会感到幸福,反而还抱怨说,我情愿你送的是一棵花菜。

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偏好思考决策的人,重视伴侣的能力和智慧,对太丰富的情感会觉得肉麻。而偏好情感决策的人喜欢以任何方式来表达情感,揉背、亲吻、昵称,有时甚至显得过于情绪化;他们往往讨厌有着一本正经的行为和强势作风的人。

如果夫妻双方在这个纬度上是相反的,常常是情感型的人听不到对方爱的表白、而抱怨对方冷血,而思考型的人觉得对方的想法不可理喻,他们会认为,因为爱你才娶你的,婚后的表白是多余的。

在人际关系中,严重偏好思考型的人,会精于算计,理性到没有朋友,可能六亲不认,让人觉得特别地冷漠无情。严重偏好情感方式的人,会想尽办法只做让别人高兴的事情,一心只想着取悦别人而忽略了自己,给人的感觉是墙头草、毫无原则、没有自我。

一般来说,人们的偏好不会这么极端,但仍然有明显的差异:

在思维方式上,思考型的人注重客观事实,讲究逻辑。因此,喜欢怀疑别人,其思维方式通常是:先假设别人是错的,然后再去证明别人错在哪里。情感型的人他们则注重和谐、友好的氛围,他们不喜欢怀疑别人。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先假设别人是对的,然后再验证别人对在哪里。

在行事准则上,思考型的人,一般以公正、真理、逻辑作为思考和行事准则。一方面,当他们不赞同某人的观点时,会直接指出来,不考虑当事人能否接受反对意见;另一方面,他们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有时想赞美别人却觉得难为情,开不了口。 情感型的人,追求别人的赞同和理解,注重人际关系和谐。他们会有意识地设计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我应该换个什么说法,用什么口气说话,在怎样的场合说,才能让对方更好地接受我的观点呢?

在对待规章制度的态度上,思考型的人讲求事实,按规章制度办事。哪怕你求爷爷告奶奶地跟他求情,他也很可能表现得无动于衷、公事公办。情感型的人,觉得规章制度应该是有人情味的、有温度的。他们更喜欢说:“通融一下吧”、“凡事都有例外”等,他们希望自己是友好的,充满善意的。

就像内倾和外倾一样,在荣格看来,感觉和直觉、思考和情感,这两对功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是每个人的优势功能偏向不同,才造成了人们有着这么多不同的风格偏好与差异。

咨询结束,未婚妻恍然大悟般地说:“原来是我自以为是了,怪不得大家都说‘小事走脑、大事走心’,原来是有道理的!” 通俗地说,感觉和思考型,都习惯走脑;直觉和情感型,习惯走心。

像这位未婚妻一样,我们了解了这些差异,能够在人际或婚姻关系中,更理解对方,更清楚的看到,你有风花雪月,我有柴米油盐。没有谁对谁错,只是风格不同。再回头来看伴侣之间的相处,你会发现:原来,相爱容易相处难,是因为彼此之间隔着一个MBTI的距离,而关系之中,走心比走脑更有意义。

相关文章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4

    如何拉近跟自己的距离呢?最简单而又最基础的,是从认识自己的生理自我,与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觉知和连接开始。 现在我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

    这个游戏,你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玩,但一定要记得:游戏的目的不是审问和评判对方,更不是给对方贴上某个问题的标签,而...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

    周三早上,你饿着肚子赶去公司开会,领导正发言的时候,你的肚子突然“咕咕咕”地叫了几声,你尴尬坏了,赶紧干咳几下想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7

    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圈子,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自我需要,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帮忙识别。 看看你发的朋友圈信息,哪一类型...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

    认识自己是我们的第一站。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请你们思考一下,你认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那是你真实的样...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3

    如果我问你,你认识你自己吗? 也许你会说,“当然啦!我叫某某某,身高1米6,大学三年级”。可是,这真的就是你吗?上...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5

    今天分享一个关键词:身体主权。 身体主权,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拥有、支配、和可控权。如果在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这...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

    如果说,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镜子里的我是谁”、体验到“宝宝肚子饿”;社会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1

    每个人的未知我区域,都存在着没有被探索和发掘的潜能。要找到并且善用它们,我们可以这么做: 首先,通过自我觉察、清理...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2

    今天,我们敲开第二枚彩蛋,听听一位朋友的留言: 这位朋友说:“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每次说话、做事都会斟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y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