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清朝政府坐不住了,他们用公费派这么多人到日本留学,本来想他们回来后帮助他们保大清,可这群留学生却在搞什么同盟会、革命党,想推翻大清。因此,清朝政府督促日本政府对留学生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尤其是对革命党的革命活动予以取缔。日本政府迫于清朝政府的压力下,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有些还非常的极端,取消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诸多权力。听到这些,留学生群体炸开了锅,群情激奋。在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之下,罢课的声势越来越大,可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同盟会的内部出现了重大的分歧,一派是以秋瑾和宋教仁为代表的,他们要将斗争进行到底;另一派是以汪精卫、胡汉民他们为代表的主和派,他们主张忍气吞声、忍辱负重。
在这种局面之下,陈天华作为革命的领袖之一,他本应该努力地去化解分歧,去协调。但是,他这个时候又非常的消极、绝望、悲观,一天到晚我不配,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的革命党人是这个样子的呢?为什么我们眼看着我们的抗争就要胜利了,为什么人心这么涣散呢?这个革命还有没有前途和希望呢?这一次是致命的,他彻底绝望了,觉得他真的干不了革命。虽然他没有放弃干革命的想法,但他觉得他没有能力去干革命了,只希望自己的一死,以警醒同仁、国人。这一次,他写了一首绝命词,然后毅然地选择自尽了。当时他才30岁出头,却已经结束了一生。
从陈天华的身上,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他那种被极端自卑心所操纵的人生,是值得我们警醒的。自卑心这东西本来不是一件坏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适度的自卑心如果处理得好,它可以转化为一种敬畏心,使得我们不那么娇纵。但如果你任由这种自卑心去膨胀、蔓延,衍生出了极端自卑心,事事都我不配,那么你的人生也就注定会是个失败的人生。就比如,有些人在考研究生的时候,想考中国最好的学校,因为那是他的梦想,但他又不敢报,觉得自己不配(觉得自己本科学校太差了,高考考得也不怎么样,又有什么资格去考那么好的学校呢)。这就是被极端自卑心所操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