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学生,暑假作业命题演讲稿一篇。
点评优劣得所后,自有所思,议论文应以“辩证”高度看待事物,特同题作一文以唱和,师徒竞技,互为印证,岂不美谈?
我作全文如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礼记》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可鉴古今凡功成名就者,非“修身”不能自持,非“养性”不能通达。以此二者,相辅相成,于浑然中见泾渭;于晦明中窥圆融。
光阴荏苒,转瞬则空,人如恒河沙数,寄天地之蜉蝣,何其渺小,何其鄙陋。每思于此,愈感人生无常,春光苦短,暗自嗟叹间顿生豪迈之情——惜青春、葆华年、慕道德、修正身,以天地立心,学宇宙至理,不负韶华家国!
亦步亦趋走过八个学年,尤感浑浑噩噩,力有不逮,但客观事物从不屈服于人类的主观意志,人生中第一个“分水岭”如约而至,初三这一学习的转折点正朝我、我们汹涌奔腾而来,你、你们做好准备否?
暑假六十天的光阴,是悠哉悠哉?还是从容备战,以策万全?智计深远者,不答而自明。
然世间人千千万万,何以功成名就者少,而碌碌平庸者多?难道大都无智?显然缪之远矣!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未能踏进成功的领域,非是智慧弗如深远,乃是知晓成功之理,而未循成功之门。
例如——互联网的诱惑。
说到本世纪最伟大的创举,非“互联网”莫属,而将互联网推向巅峰的除“手机”,孰能出其右者?
自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将一枚小小的芯片植入四四方方的掌上手机中,无疑人类认知范围内的宇宙都在其中了。天文、地理、时尚、购物、科技、娱乐……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都说青少年拥有一颗探知未来的炽热的心,那么暑假期间对于手机的使用便成了多少家庭最主要的战争“导火索”!
有因为收取孩子手机,孩子崩溃恼怒,做出大逆不道之事者有之;有因为放纵孩子玩手机,导致学生成绩一落千丈,沉迷虚拟世界者有之……可见这小小的手机有大大的力量,而我以为,“力量”永远是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的,关键是看你拥有的人如何使用罢了。
古语有云: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手机的出现,互联网平台的火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人人皆拥之,人人皆用之。首先就不能否定其散发出的巨大能量,而能量是被吸收,还是被能量破坏,全在于自己对于己心的控制。
古人治学与今人有所不同,古人因为没有互联网,没有发达的信息网,没有云端和大数据。因此学习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而因为互联网➕手机的出现,这个暑假我得知了河南郑州的灾情,并第一时间献出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因为手机,我感受到了举国上下,群策群力,上下一心的不朽情怀;因为手机,我挑灯夜战,苦解方程时,来自天南地北,各路名师、草野高手,醍醐灌顶的指点,茅塞顿开;因为手机,那一首首缓解紧绷神经的动人旋律,伴我休憩与眠……
但我知,我年纪尚小,阅历尚浅;我亦知我尚无法完全以成熟心智去面对互联网的诱惑,譬如那形形色色的视频、纸迷金醉的鸡汤毒药、噬人心魄的魅惑游戏、荒唐可笑的满纸妖言……
这一切都不是我十几岁的青少年可以有效甄别的。因此,我深知我必须借助父母、师长的帮助,在他们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时间,正确使用手机,最大程度上趋利避害,做到不耳目闭塞,亦不受邪源蛊惑。
我坚信,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是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使用手机最大的保护屏障。暑假六十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工具,为“初三”的来临做好“盛装出席”的准备。
修身养性,展望初三,雏凤凌空,雄鹰展翅,辩证唯物,真理至上。青春不落单,让我们一起飞越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图为学生所作之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