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方一任” 说札记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3-11-08 03:10 被阅读0次

    章炳麟先生(1869~1936)《国故论衡·文学总略》:“是故绳线联贯谓之经,簿书记事谓之专,比竹成册谓之仑,各从其质以为之名,亦犹古言‘方策’,汉言‘尺牍’,今言‘札记’矣。”

    清王筠《菉友肊说》:“或学而有得,或思而有得,辄札记之。” “肊”为“臆”。

    兰溪乡贤曹聚仁先生在《涛声》发表的篇目

    札记和随笔的区别是什么?

    一、含义不同:

    1、札记指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体会及见闻的单篇文章,汇集多篇成文(书),乃称“札记”。

    2、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散文史话》,郑永晓著 陈柱先生(1890~1940)在《中国散文史》序言中这样写道:“吾国文学就文体而论,可分为六时代。一曰,骈散未分之时代,自虞夏以至秦汉之际是也。二曰,骈文渐成时代,两汉是也。三曰,骈文渐盛时代,汉魏之际是也。四曰,骈文极盛时代,六朝初唐之际是也。五曰,古文极盛时代,唐韩柳、宋六家之时代是也。六曰,八股文极盛时代,明清之世是也。自无骈散之分以至于有骈散之分,以至于骈散互相角胜,以至于变而为四六,再变而为八股。散文虽欲纯乎散,而不能不受骈文之影响。骈文虽欲纯乎骈,而亦不能不受散文之影响。以至乎四六专家,八股时代,凡为散文骈文者,胥不能不受其影响。此文学各体分立之后,不能不各互受其影响者也。”言简意赅,把中国散文史说透,可谓增之一字则太长,减之一字则太短。(特别说明:采自简友东方一任撰写的《陈柱家风家教》一文) 郑永晓先生的《散文史话》可以与陈柱先生的《中国散文史》并举而读。

    二、分类不同:

    1、札记分类为:教学札记、读书札记、心情札记、家访札记等。

    2、随笔分类可分为:

    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是个人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仔细体味后,会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议论性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随”,就是随手记下,并非刻意为文;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纪念亲人,寄怀友人,等等。只是这类随笔还必须有感触,即作者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以随意漫谈的风格取胜。

    说明性随笔:与纯粹的说明文不同。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断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准确形象地描绘出来。撰写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以黎先耀的随笔《天之骄子》为例。写的是人和自然关系。通过着笔于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以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陈水河整理于2023年11月9日,追加的后三张图片为2023年12月4日下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东方一任” 说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ua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