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伯赞前不久来中国了,出席了在广州举办的世界思维导图锦标赛暨快速阅读锦标赛,以前我以为他是一位很久远的人物,谁知他离我们挺近的。
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如果深入进去,可能改变就在慢慢发生,比如:看问题的方式。我们学校临近期末,一般情况下史地生老师在复习阶段会为孩子们总结好知识点,并印刷发放让学生们背记,老师们的想法是很好的。我觉得不仅仅是史地生,全科复习都可以采用归纳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网络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学习思维导图,我发现虽然老师讲的内容一样,但每位学员提交的思维导图作业可并不相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像我们在教室上课一样,能留在孩子脑中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复习时,如果孩子能自己总结,梳理出知识结构,这才是他的,为什么我们总看着别人的思维导图那么漂亮,可自己根本用不了,因为那不是你的思维。同理,老师总结了知识点,学生拿来用,同样效果也不会太好,我后天复习时就准备试着让学生自己把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导图无所谓漂亮与否,只要他自己看得懂就行,一个章节一个章节,最终再汇总为整本书的沉淀。
下午孩子问我了两道题,我为她讲了后,她尝试着自己做出来了,最后,我引导她说出由除法去算乘法,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另外一个关于折叠的类型题,我引导她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本题暗含的等量关系,引导她要有建模意识。晚上她又问我一道题,我告诉她如何在纸上画图,在我引导下,她自己解决了问题。动手实践操作在学习数学中也是一个必要的品质。
下午还有一件事,孩子一直以来很喜欢画画,但不喜欢我给她报班,今天我自己想学着画简笔画,我也希望她也能画,于是我就开始向她示弱,你能教我画简笔画吗?得到她的肯定答复,我去开会了,开完会,我的办公桌的白纸上出现了小狮子、小熊猫、小马、小鸟等简笔画,她问我学哪个?我就指了指最简单的熊猫头,她像个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要求我照着画,我完成了,她再点评点评,反正我的目的达到了。
从我和孩子的相处来看,我在改变,不直接奔向结果,而是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了,我不知道这与我的学习是否有关系,但我觉得自己看待问题好像角度不那么单一了。
网友评论